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川

  垂體瘤是常見的原發腦腫瘤,在手術切除的腦腫瘤中佔19%,可見於各年齡組,但隨年齡增長而增加,30~60歲發病最多。近年來,隨著核磁共振等診斷技術的發展,其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

  垂體瘤患者主要出現兩方面症狀:

  一、垂體瘤細胞分泌大量激素造成的內分泌紊亂。

  泌乳素性(PRL)垂體瘤:女性患者出現月經紊亂、閉經、溢乳、不孕,男性出現性功能下降、乳房發育、不育。生長激素性(GH)垂體瘤:患者出現面容改變,特別在鼻、脣、下頜、額部明顯,頭皮出現皺褶;手腳粗大變形,鞋號突然增大,關節疼痛,可能長時間以風溼或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導致疾病遷延。其實生長激素性垂體瘤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頑固性很難控制的糖尿病、心臟病、呼吸暫停綜合症、消化道腫瘤等合併症,應及時治療。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性(ACTH)垂體瘤:患者出現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毛細血管擴張,面容呈多血質,面部面板菲薄、常有粉刺,出現面板紫紋,多見於下腹、臀及大腿部,情緒易激動、愛發脾氣。常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電解質紊亂等。

  二、無功能性垂體瘤細胞不分泌激素,因此腫瘤體積較小時沒有明顯表現,腫瘤體積增大後就會壓迫正常垂體和周圍的神經結構。

  垂體功能低下:患者常以疲乏無力、厭食噁心起病,首先就診於內科、消化科、心臟科治療,但療效不好,病程遷延。有的患者病情嚴重,只能用平車推著入院。視力障礙、視野缺損:腫瘤體積較大壓迫視神經。垂體瘤嚴重危害患者健康,應及時治療。目前垂體瘤的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藥物和放射治療。雖然藥物和放射治療有了很大發展,但手術治療仍是垂體瘤治療的首選或主要治療手段。

  具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技術裝置:高場強術中核磁共振系統、BrainLab神經導航系統、Leica手術顯微鏡、德國Storz內鏡系統。張大建主任為首的垂體瘤治療組在微創手術治療垂體瘤方面經驗豐富,經鼻蝶入路垂體瘤手術安全性高、創傷小、恢復快、手術時間短、腫瘤全切率高。因為垂體瘤的診斷、治療方案選擇、手術前後涉及神經外科、內分泌科、婦產科、眼科、內科等多學科,所以我們成立了聯合各科的垂體瘤協作組,綜合各科治療經驗,使我們垂體瘤治療效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