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膠質細胞瘤偏良性者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自出現症狀至就診時間平均兩年,惡性者瘤體生長快,病程短,自出現症狀到就診時多數在3個月之內,70-80%多在半年之內。
1、星形細胞瘤
(1)一般症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視力視野改變、癲癇、複視、顱擴大(兒童期)和生命體徵改變等。
(2)區域性症狀依腫瘤生長位置不同而異。
①大腦半球星形細胞瘤:約1/3患者以癲癇為首發症狀約60%患者發生癲癇。
②小腦星形細胞瘤:患側肢體共濟失調,動作笨拙,持物不穩,肌張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③丘腦星形細胞瘤:病變對側肢體輕癱,感覺障礙及半身自發性疼痛,患側肢體共濟運動失調、舞蹈樣運動,亦可表現為精神障礙,內分泌障礙,健側同向偏盲,上視障礙及聽力障礙等。
④視神經星形細胞瘤:主要表現為視力損害和眼球位置異常。
⑤第三腦室星形細胞瘤:因梗阻性腦積水患者常表現為劇烈的發作性頭痛,並可出現突然的意識喪失,精神障礙,記憶力減退等。
⑥腦幹星形細胞瘤:中樞腫瘤常表現為眼球運動障礙,橋腦腫瘤多表現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經及三叉神經受累,延髓腫瘤常表現為吞嚥障礙及生命體證改變。
2、膠質母細胞瘤
腫瘤高度惡性生長快,病程短,自出現症狀至就診多數在3個月之內,高顱內壓症狀明顯,33%患者有癲癇發作,20%患者表現淡漠、痴呆、智力減退等精神症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和偏盲等。
少枝膠質細胞瘤及間變(惡性)少枝膠質細胞瘤:癲癇常為首發症狀,精神症狀以情感異常和痴呆為主,侵犯運動、感覺區可產生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及失語等,高顱壓症狀出現較晚。
3、髓母細胞瘤
(1)腫瘤生長快,高顱壓症狀明顯。
(2)小腦功能損害表現為步態蹣跚,走路不穩等。
(3)複視、面癱、頭顱增大(兒童)、嗆咳等。
(4)腫瘤轉移是髓母細胞瘤的重要特徵。
4、室管膜瘤
(1)顱內壓增高症狀。
(2)腦幹受壓症狀如嘔吐、嗆咳、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小腦症狀(走路不穩、眼球震顫等)及偏癱、眼球上運動障礙等。
(3)手術後複發率為100%,易發生椎管內轉移。
診斷
腦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臨床表現除卻共性之外,不同型別、不同部位的腫瘤都有其各自的症狀、體徵特點;加之目前影像學檢查措施之多,CT/MR多角度、多引數的對比,尤其是MR波譜分析等較為特異性的研究等等,腦膠質瘤的診斷多不困難。但需與非特異性的侷限性腦炎、脫髓鞘、腦梗死早期以及某些腦內寄生蟲等相鑑別。
治療
目前國內外對於膠質瘤的治療普遍為手術、放療、化療、X刀、γ刀等。
1、手術治療
基於膠質瘤的生長特點為浸潤性生長,與正常腦組織無明顯界限,多數不限於一個腦葉,向腫瘤外呈指狀深入破壞腦組織,理論上手術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長在腦幹等重要部位的腫瘤有的則根本不能手術,所以手術的治療目的只能侷限於以下5個方面
(1)明確病理診斷。
(2)減少腫瘤體積降低腫瘤細胞數量。
(3)改善症狀緩解高顱壓症狀。
(4)延長生命併為隨後的其他綜合治療創造時機。
(5)獲得腫瘤細胞動力學資料,為尋找有效治療提供依據。
2、放療
放射治療幾乎是各型膠質瘤的常規治療,但療效評價不一,除髓母細胞瘤對放療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型別對放療均不敏感,有觀察認為放療與非放療者預後相同。此外射線引起的放射性壞死對於腦功能的影響亦不可低估。有嘗試瘤(腔)內131I或125I近距離放療等新的放療措施,療效及相應的副損傷等尚待進一步探索。
3、腦膠質瘤X、Y刀
X-刀、γ-刀-均屬放射治療範疇,因腫瘤的部位、瘤體大小(一般限於3釐米以下)及瘤體對射線的敏感程度,治療範疇侷限,目前認為膠質瘤,特別是惡性的星形Ⅲ-Ⅳ級或膠質母細胞瘤均不適合採用R-刀治療。
4、化療
原則上用於惡性腫瘤,但化療藥物限於血腦屏障及藥物的毒副作用,療效尚不肯定,常用替莫唑胺、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不高。有嘗試瘤(腔)內間質化療、經動脈選擇性區域灌注化療以提高腫瘤區域性藥物濃度等,效果仍有待進一步驗證。
5、中醫治療
採用抗瘤系列組方與國藥中成藥膠囊配伍應用,以稀有的動物和名貴中草藥精選研製而成,專家組根據腦瘤的生理特徵及發展規律異質性,異變性、轉移性,採用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學相結合的方法,促使中藥通過血腦屏障、歸精入腦,直接進入瘤體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腦部微迴圈,使血氧代謝增強、病灶軟化、縮小。根據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辨症施治分期治療,適用於未進行手術或已手術部分切除、術後復發、X-刀、γ-刀,放化療後的患者,特別對腦瘤引起的頭痛、噁心嘔吐、耳鳴、肢體麻木、抽搐、精神障礙、視物不清重影等症狀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6、由於腦膠質瘤生物學特性明顯不同於其他部位腫瘤,因而新興的分子生物學、基因治療學在腦膠質瘤的應用至今還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仍然十分遙遠。
目前,膠質瘤的治療應該重視以下幾點: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重視第一次精準打擊;強調患者的個體化治療;積極穩妥地探索新技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