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肥胖都是因為熱量攝入與熱量消耗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就是俗稱的吃多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控制我們的食慾。
食慾是由多種因素調節的,例如血糖、瘦素、飢餓素、錯膽囊肽等。使我們感受飢餓感最終要的因子是飢餓素,也正是它經常讓我們“管不住嘴”無法將,導致減肥失敗、體重反彈。
以前的研究發現,如果人體減少能量攝入,下一餐之時飢餓素的會上升,讓人充滿食慾。
辛辛那提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飢餓素上是受食物中的脂肪刺激的。這項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發現,飢餓素並不是一製造出來就有活性的,它要經過一個醯基轉移酶的作用才能變成活性形式。
研究者發現,在空腹的時候,活性飢餓素的含量並不升高。一旦開始攝入高脂肪食物,活性飢餓素的含量就會迅速上升。
我們生活中可能也有經驗,多加油做的食物味道好香更香,製作高湯時也需要將食物煎炸等...我們的食慾可能就是被食物中的脂肪激發出來的。
我們如何控制熱量攝入呢?
不能為了控制當下的體重破壞自身的吸收能力。很多研究調查,控制飢餓素方法將熱量控制在體外是對身體傷害最小的方法。但是,現在控制飢餓素的方法還是很少,只能自我控制調整。但對於,BMI指數大於32的患者來講,只能通過減重手術來完成。
凡事都有利弊,為了保護人體的健康,減重手術也只是個推手,在幾年裡控制住熱量攝入。但是真正的要保證終身不反彈,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與努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