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再者,現代人生活條件上升,日常飲食中大魚大肉的多,缺少運動,容易導致身體陰盛陽衰,體內容易積聚溼氣。那麼體內溼氣重怎樣祛除呢?
祛除溼氣方法一:食療
日常飲食中很多經常食用的食物都有不錯的祛溼功效,溼氣重的人不妨多食用。例如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作用;薏米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
薏米紅豆水利尿除溼,尤其是對於水腫者功效更顯著。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紅豆、薏米、茯苓、淮山、黨蔘等放入煲湯材料中,同樣可以達到祛溼功效。
祛除溼氣方法二: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都是日常飲食比較油膩、缺乏運動的人,他們經常會感覺到身體沉重、四肢乏力,因而更加不願意活動,越是不動,體內積聚的溼氣就越多,溼氣越多越不想動,因此陷入惡性迴圈當中。堅持適量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運動不但可以有效的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還可以通過排汗的方式加速將體內溼氣排出。
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的運動時間即可達到良好的保健作用,跑步、快步走、散步、游泳、打球、太極拳等等,都有助於活化氣血迴圈,增強體內水分代謝,促進溼氣排出,提高身體抵抗力。
祛除溼氣方法三:清淡飲食
清淡、適量、均衡的飲食習慣是保護腸胃健康的好方法。經常食用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但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等症狀,甜食油炸之物又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因此日常應該儘量以清淡飲食為主,保護腸胃健康,讓腸胃系統正常運作。
祛溼溼氣方法四:避免環境中的溼氣
人體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之外,還與環境有一定的關係。例如經常性處於潮溼、陰冷環境中更容易導致溼氣入體。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不要長時間睡或者坐在地板上,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
潮溼的下雨天儘量減少外出;沒有晒乾的衣物不穿;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澡之後要及時的擦乾身體水分、吹乾頭髮;房間內溼氣重,要多開啟窗戶透氣。
祛除溼氣方法五:姜蔥蒜調味
生薑、大蔥、大蒜等都是日常烹調中常用的調味料,除了讓食物味道更好之外,其實更有著祛溼的作用,日常烹調的時候不妨適量的新增。感覺身體溼氣重、淋雨之後,不妨切幾片的生薑片與適量的清水一起熬煮成熱薑湯,趁熱飲用,全身發汗,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