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副主任醫師 毛穎民

  自1934年Mixter及Barr報道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採取手術摘除突出的髓核取得療效以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療效完全是因為“摘除了壓迫嵴髓或者嵴神經的突出於椎管內的髓核所致”。但是,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不少術前確診為要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在手術摘除了突出於椎管內的髓核後,效果並不好。現在診斷檢查技術的不斷提高,CT,MRI等先進檢查儀器的不斷出現,對提高診斷有了很大的價值。但是這些影像學檢查顯示的頸腰椎間盤突出的徵象,是否一定是引起症狀的原因?正常人群是否也會存在這些影像學變化?此外,是否確診為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後就必須要手術摘除突出的髓核才能真正消除病人的症狀?我們將進一步進行討論。

  1、影像學檢查顯示的頸腰椎間盤突出的徵象,是否一定是引起症狀的原因。

  嵴髓造影,CT,MRI檢查發現硬膜囊壓跡或者突出的髓核現象不一定都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研究表明:確診為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的患者在手術中有5%的患者沒有發現有突出物的存在,有的指示黃韌帶明顯增厚,神經根周圍有較多粘連,有的是纖維束緊壓在神經根上,也有的患者在椎管內有脂肪組織填充。正常黃韌帶厚2-4mm,但是這些病人黃韌帶有的厚6mm以上,少數可達10mm左右。因為嵴柱的急慢性創傷性炎症或免疫性炎症,當黃韌帶發生病變並與硬膜發生廣泛的粘連時,黃韌帶牽拉硬膜,就會在影像學上出現突出假象。仔細閱片就會發現這種突出的最高點不一定在椎間隙的中線上,有時會出現相應部位的硬膜囊有輕微後移現象。

  2、正常人也可以有突出的徵象。

  影像變化不適診斷疾病的唯一依據。部分正常人群做影像學檢查也可存在突出的徵象。大量研究表明40歲以上正常人進行CT或者MRI檢查大約25%以上的人存在這頸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膨出”徵象,有的甚至突出較大,這些人雖然有影像學的變化,但是沒有”突出”症狀。

  3、因為影像學有突出徵象。

  而把其它疾病誤診為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有腰腿痛的症狀,影像學檢查有突出徵象,醫生又不認真詢問病史和體檢,就想當然的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進行治療。有的經過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有的被動員做了手術,但手術後效果不佳,根據個人工作經驗,將近50%左右的所謂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疼痛不是由於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我們經過針對病因治療大多數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4、影像學有多個突出,患者又存在突出的症狀,突出大的不一定是真正發病部位。

  經過大量臨床觀察,好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是不符合的,這時更需要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來定位。有時候突出小的反而是引起患者症狀的注意原因。有的患者影像學檢查突出物在左側或右側,而症狀卻在沒有突出的一側。

  5、影像學檢查有椎間盤突出的徵象,非手術治療或者手術治療沒有摘除髓核,但仍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因此,椎間盤突出不一定都會引起症狀,大量的臨床實踐發現大約80%的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活動痊癒,但是複查MRI或CT椎間盤突出徵象依然存在,個別甚至更大。因此椎間盤突出不是引起腰腿痛症狀的唯一因素。影像學上發現椎間盤突出徵象只不過是片子上的形態學的變化,可能是引起頸腰腿痛的症狀的原因,也可能不是。因此影像學顯示的椎間盤突出的徵象並不等於是有症狀的椎間盤突出。就是患者有突出徵象,又有症狀,還必須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和認真的全面體檢,來鑑別這些症狀是不是由於突出造成。

  另外,就是確診為頸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也不是唯一的治療手段,目前手術費用昂貴,創傷大,患者恢復忙,特別手手術後復發的問題,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因此,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必須把握好適應症,儘量不要患者既受了皮肉之苦,有花了冤枉錢。

  因此椎間盤突出不代表有椎間盤突出症,這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必須提高責任心,抱著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來診斷和治療椎間盤突出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