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很多人都有著“晚上難入眠,早上起不來”的困擾,這最直接導致的就是睡眠時間的急劇減少。而睡眠時間的減少易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壁細胞與G細胞大量分泌胃酸,亦可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亢進, 促使胃酸與胃蛋白增多而減少胃部的血流量, 從而致使胃的自我修復能力下降, 胃黏膜變薄,最終引發潰瘍及淺表性胃炎。
那麼睡眠時間多長才是合適的呢?
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不少於20 小時,嬰幼兒約為15 小時,學齡前兒童約為10 小時,成年人約為8 小時,老年人5~6小時就夠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數字,每個人的睡眠時間差異還與人的性格、健康狀態、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及睡眠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
部分人睡時習慣雙手枕於頭下,這不僅會影響血液迴圈,引起上肢麻木痠痛,還會使腹壓升高,久而久之則會引起胃內食物及胃液反流入食管,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反流物長期刺激食管甚至會導致食管的惡變。另外很多人中午在單位小憩時,往往就選擇在桌子上“趴”一會,但這很容易壓迫到胃部,增加胃的蠕動負擔,造成胃部脹氣,降低消化能力,影響營養吸收,使胃部排空延遲,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壞,從而導致胃炎。
那正確的睡眠姿勢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就生理而言,應右側臥位、四肢自然彎屈。以此可使全身肌肉放鬆,不壓迫心臟,消化系統能正常活動,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此外,睡覺不宜矇頭,以免影響唿吸、醒後頭昏腦漲,造成精力不佳。對於中午在單位休息的上班族,最好是在辦公室沙發上、樓內的長椅上躺下小憩,或者自備一個摺疊床以供睡臥。若這些都難以實現,可以帶上護頸枕,在辦公椅上靠著眯一會。
在經過一週的晚睡早起後,很多人喜歡在週末或者節假日補眠,一覺睡到天昏地暗。然而就在補眠的同時,我們可憐的胃卻只能默默忍受著胃酸的傷害。因為胃壁細胞、G細胞等腺體細胞不斷地分泌消化液,而胃內並沒有食物可供消化,這勢必打亂胃腸功能的規律,時間一長,胃腸黏膜將遭到損害,容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那麼晚上的睡眠嚴重不足,我們能不能利用中午的時間來休息一下呢?
有句話說得很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午睡,是一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好習慣,因為人在一晝夜中有2個自然睡眠“峰期”,主要“峰期”在午夜2點多,次要“峰期”在下午2點左右,這說明午睡既符合睡眠規律又能補充晚間睡眠的不足。但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不應飯後立即睡覺。剛吃了午飯,胃內充滿了食物,消化機能處於運動狀態,如這時午睡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長期這樣會引起胃病,同時也影響午睡的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