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新聞標題“衛生部:老人跌倒扶不扶看情況”,許多人都心中頓生疑慮:衛生部怎麼能這樣釋出?扶一位跌倒的老人還要分情況嗎?扶一把跌倒的老人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咱打小受的就是這種教育啊。這樣的反應,恰恰暴露出民眾急救知識的缺乏,甚至無知。開啟正文一看,原來衛生部發布的是《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指南提出: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見老人跌倒在地,如果貿然去扶、去拉,讓老人吃痛倒是小事,萬一加劇了他的病情,導致不良後果,那才是悲劇一樁。“不要急於扶起”並不等於無動於衷。下面對《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進行細說,發現老年人跌倒時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1、老人跌倒的危害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1.5億。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類長壽了。長壽是人類的進步,是好事,但如何才能做到健康地、高質量地長壽,則是每位長壽老人面臨的挑戰。
跌倒則是老年人群常見的傷害之一,是指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包括雙腳)意外地觸及地面。每年約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且跌倒的概率隨著年齡遞增,80歲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發生率高達50%。跌倒不僅會造成多器官損傷,如腦部、軟組織、骨折和關節脫臼或死亡,還會傷害老年人的尊嚴和自信。此外,有不少肢體受傷的老年病人,常因臥床過久引起一些併發症,如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血管栓塞、便祕及腸梗阻等。跌倒降低了老年人的活動能力並可導致嚴重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障礙,是老年人傷殘、死亡和經濟負擔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至少有2000萬名老年人,發生2500萬次跌倒造成住院治療,直接醫療費用達50億元人民幣以上,社會代價為160~800億元人民幣。跌倒是老年人的首位傷害死因,是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老年保健問題。它能在一瞬間導致老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低下。
2、老年人為何容易跌倒
年齡越大的老年人越容易跌倒。調查顯示,65歲和80歲的人群,每年發生跌倒的機率分別為 30%和50%。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行為因素、藥物因素及疾病因素,其中疾病因素包括:神經系統疾病、骨骼系統疾病、感覺障礙、心血管疾病、血液代謝疾病、精神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等。常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視力減退。老年人的視覺器官開始退化,其中有些人還患有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退行性病變等疾病,導致其視力的敏感度減弱或夜間的視力下降,這樣容易使其被障礙物絆倒。
(2)步態失調。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在走路時常使身體前傾、重心前移,形成蹣跚步態,故而容易跌倒。患有小腦腫瘤、腦出血或前庭疾患等的老年人,也會因為步態失調而容易跌倒。
(3)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常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這些疾病均可導致短暫的腦供血不足,致大腦缺血缺氧,使患者突然發生腦功能失調,出現意識喪失而昏倒。
(4)骨質疏鬆症。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易因關節功能不良而跌倒或發生骨折。
(5)藥物影響。多數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各種藥物治療。如鎮靜催眠藥、降壓與利尿藥、擴血管藥等均可影響患者的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糖、血壓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
(6)環境因素。老年人離家外出,對臨時住處或活動場所不熟悉,特別是路面不平、有水,光線不足,樓梯不規則,地毯鬆動、破損,環境雜亂、路邊分界不清、地板過滑外,廁所、浴室、走廊無扶手、病床無護欄、上下汽車等,遇到以上情況,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
(7)心理因素。老年人獨居、獨處較多,易沮喪和焦慮,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注意力不夠,不易發現危險情況,從而增加跌倒的機會。
(8)其他因素。老人跌倒還可發生於酒後,特別是醉酒之後;另外,熱水洗澡時間過長、較長時間臥床、久蹲大便後突然改變體位等,亦可引起短暫性腦貧血而發生跌倒。
3、遇見到老年人跌倒後如何施救
一旦發現老年人摔倒,切不可急於攙扶,否則可能會“幫倒忙”。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四判斷”,根據判斷結果進行正確處理。
(1)判斷其意識是否清醒
如老人意識不清,在場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有外傷、出血,應立即止血、包紮;有嘔吐,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並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唿吸通暢;有抽搐,應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牙間墊較硬物,防止舌咬傷,不要硬掰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唿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唿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動,應保證平穩,儘量平臥。
如其意識清醒,可詢問其摔倒的原因,然後給予幫助。
①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跌倒過程,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應立即護送老年人到醫院診治或撥打急救電話;
②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腦卒中的情況,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使病情加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③有外傷、出血,立即止血、包紮並護送老年人到醫院進一步處理;
④檢視有無肢體疼痛、畸形、關節異常、肢體位置異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無相關專業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⑤查詢有無腰、背部疼痛,雙腿活動或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損害情形,如無相關專業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⑥如是心絞痛發作,可協助其服下隨身攜帶的急救藥品,觀察其用藥後的情況再決定是否將其送往醫院。
⑦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老人緩慢起立,坐、臥休息並觀察,確認無礙後方可離開;
⑧如需搬動,保證平穩,儘量平臥休息。
(2)判斷是否為猝死
【事例1】68歲的王大爺前一段時間因急性心肌梗死,被急診送到醫院,經過10多天的全力搶救,終於康復出院了。經過這次與病魔的交鋒,王大爺更加珍愛生命。出院後不久,他便開始每天堅持到學校操場跑步。這天,正跑地起勁,王大爺突然感到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唿吸困難、大汗淋漓,隨即便一頭栽倒在地。校園裡的好心人急忙將王大爺抬到旁邊的醫務室,醫生一檢查,王大爺早已經沒有唿吸心跳了。
點評: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老年人跌倒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保持鎮定,要分情況再進行處理。如發現病人跌倒後已昏迷,首先要判斷是否猝死。像王大爺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發現這種情況後,我們應該是簡單的檢查,如果發現其心跳、唿吸停止,應該就地進行心肺復甦、叩擊心前區、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唿吸等,並及時與急救中心聯絡,爭取時間搶救病人。如有外傷、出血,立即止血、包紮;如有嘔吐,將頭偏向一側,並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唿吸通暢;如有抽搐,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牙間墊較硬物,防止舌咬傷,不要硬掰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需搬動,保證平穩,儘量平臥。這樣也許能挽救他的生命,而不是急急忙忙抬著病人向醫院跑。
(3)判斷是否有腦中風
【事例2】已過古稀之年的劉大爺,乍一看,還像個剛五十出頭的人。他身體很棒,除了血壓高點外,一年到頭幾乎連個頭痛腦熱都沒有。退休後,他每天堅持到公園晨練。有一天清晨,他正練著,突然視物模煳,四肢軟弱無力,手中拿的劍也掉在地上,人也隨之癱倒在地,老夥伴們七手八腳地趕忙把他送往醫院。CT檢查,結果大量腦出血,即腦中風。經過一個多月的搶救治療,最終還是未能挽留住劉大爺的生命。
點評:高血壓、中風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見原因之一,因此,要判斷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還是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是指頸動脈、椎動脈與腦內大動脈病變引起的一過性侷限性神經功能障礙或損傷。腦中風又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腦中風由腦血栓、腦血管痙攣和腦栓塞所致。常表現為頭痛、眩暈、一側肢體無力、偏癱、運動障礙等;出血性腦中風由腦血管破裂所致,可分腦溢血和蜘網膜下腔出血。前者病情凶險,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多在情緒激動或用力的情況下發病,病情進展快,常在數小時內達高峰,發病前多有徵兆。患者可立即意識喪失、鼾樣唿吸,一側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若不及時急救,可在數小時內死亡。此時,如果唿叫、拍打、立即將其扶起或盲目搬運和顛簸,會使已破裂的腦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多,從而導致病情加重或惡化,使患者走向死神。因腦供血不足而暈厥的老年人,若能平臥更有利於改善其腦組織的供血狀況,若將其扶起,反而會加重其腦部缺血的症狀。正確的做法是: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可搬來椅子將其支撐住,或直接上前將其扶住。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將其緩緩調整到仰臥位,同時小心地將其頭面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其嘔吐物誤入氣管而發生窒息。必要時,可用紗布包住患者的舌頭往外拉,以防窒息。切忌拍打、哭叫、翻動病人。在現場急救的同時,與120急救中心聯絡,儘快送就近醫院搶救。
(4)判斷其是否有骨折
【事例3】一個濃霧的早晨,吳大爺和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到菜市場買菜。在一個急轉彎時因躲車吳大爺被狠狠地摔在路上。當時吳大爺就只感腰部疼痛且有些僵硬,雙腿還能挪動。周圍好心人趕忙過來幫忙,大家你拉胳膊我抬腿地把吳大爺扶了起來,並還替他做了“按摩”,還勸他扭動腰以舒筋活血。當時他就感到腰部“咔”一聲響,疼得越來越厲害,簡直受不了,隨即雙腿也失去了知覺。送到醫院一檢查:腰椎爆裂性骨折、嵴髓橫斷性損傷、腰部以下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喪失、雙下肢癱瘓。
點評: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跌倒後急忙扶起,可加重損傷和骨骼錯位,還會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神經。而特殊部位的骨折,如嵴柱骨折還可能損傷嵴髓,導致患者截癱。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等表現,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時還可能會出現大出血。應認真檢查,明確骨折部位,讓患者保持安靜,並注意保暖。骨折或疑為骨折時,按骨折處理原則進行止血、止痛、包紮固定;要避免移動傷者或傷肢,對傷肢加以固定與承託(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後固定),使傷員在運送過程中不因搬運、顛簸而使斷骨刺傷血管、神經,避免額外損傷,加重病情。對疑為嵴柱骨折的患者,在搬運時,不能使其身體屈曲、扭動,更不能讓傷員行走或坐著,否則會使折斷的椎骨發生移位,產生或加重對嵴髓的損傷。對疑為頸椎脫位和骨折的患者,多伴有嵴髓損傷、四肢癱瘓。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急救中心速來搶救。現場急救時,應讓傷者就地平躺或將傷員放置於硬質木板上,頸部兩側放置沙袋,使頸椎處於穩定狀態,保持頸椎與胸椎軸線一致,切勿過伸、過屈或旋轉。嚴禁一個抱頭,另一個抬腳的錯誤動作,經初步處理後,再送院治療。
4、如何防止老人跌倒?
老年人應該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避或消除環境中的危險因素,一定要未雨綢繆,及早預防跌倒的發生。具體的預防措施如下:
(1)增強防跌倒意識,加強防跌倒知識和技能學習。
(2)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
(3)治療相關疾病。對反覆跌倒的老年人,即使未造成嚴重的損傷,也應仔細地尋找跌倒的原因,及時做出診斷。一旦找到跌倒的潛在病因,就應儘快去除這些因素,才能減少或防止反覆跌倒的發生,如控制心律失常、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癲癇發作及停用導致低血壓藥物等。
(4)合理用藥:請醫生檢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藥物,按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亂用藥,更要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並且儘可能減少用藥的劑量,瞭解藥物的副作用切注意用藥後的反應,用藥後動作宜緩慢,以預防跌倒的發生。
(5)選擇適當的輔助工具。老年人要使用合適長度、頂部面積較大的柺杖。將柺杖、助行器及經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6)調整生活方式。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臺階,上下樓梯、如廁時儘可能使用扶手;轉身、轉頭時動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態平穩,儘量慢走,避免攜帶沉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溼滑的地方;使用交通工具時,應等車輛停穩後再上下;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睡前飲水過多以致夜間多次起床;晚上床旁儘量放置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活動。
(7)衣服要舒適,儘量穿合身寬鬆的衣服。鞋子要合適,鞋對於老年人而言,在保持軀體的穩定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過小會壓迫腳的神經和血管,影響腳掌和腳趾的正常功能,過大或鞋底易打滑,都會引起行動不便而易於跌倒。故以穿著合腳、輕便、柔軟、吸汗、透氣、鞋底不打滑的鞋襪為宜。老年人應該儘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過於柔軟以及穿著時易於滑倒的鞋。
(8)有視、聽及其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佩戴視力補償設施、助聽器及其他補償設施。
(9)防治骨質疏鬆:由於跌倒所致損傷中危害最大的是髖部骨折,尤其對於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強膳食營養,保持均衡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絕經期老年女性必要時應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增強骨骼強度,降低跌倒後的損傷嚴重程度。
(10)將經常使用的東西放在不需要梯凳就能夠很容易伸手拿到的位置。儘量不要在家裡登高取物;如果必須使用梯凳,可以使用有扶手的專門梯凳,千萬不可將椅子作為梯凳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