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臟外科 副主任醫師 崔仲奇

  間隔缺損(ASD)、室間隔缺損(VSD)和動脈導管未閉(PDA)均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分別佔先天性心臟病的7-10%、20%和9-12%。其主要病理生理改變分別為心房水平、心室水平和大動脈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導致肺血增多,臨床表現為易患感冒和肺炎。如長期未經治療,在兒童可影響生長髮育,還可出現細菌性心內膜炎(VSD多見),晚期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最後出現重度不可逆性肺動脈高壓,產生右向左分流和紫紺,臨床上稱艾森曼格綜合徵,從而失去手術和治療機會,威脅患者生命。

  目前治療ASD、VSD和PDA的傳統方法有外科手術和內科介入兩種。雖然這兩種方法需正中開胸或側開胸,並且需要體外迴圈,創傷大,手術時間長,恢復慢,住院時間長,面板疤痕明顯,影響美觀。內科介入儘管不需開胸,創傷小,術後恢復雖較快,但總費用約需3-4.5萬元左右,是外科手術的將近2倍,而且治療過程中,患者還要接受大劑量的X線輻射,對健康不利。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經胸外科微創封堵術成為治療ASD、VSD和PDA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不需正中開胸手術,也不需要體外迴圈,只需在胸骨右緣第4肋間(ASD)或胸骨正中下段(VSD)或胸骨左緣第2肋間(PDA)開一個2-5cm左右的小切口,在超聲的引導下經胸送入一個封堵器,將ASD或VSD或PDA堵住即可。

  經胸部小切口,微創外科封堵修補房、室間隔缺損,不需在體外迴圈下直視修補,手術時間短,併發症少,患者痛苦小,不需接受X線輻射,康復快。由於心臟外科醫師更熟悉心臟內外的解剖構造,且在近似於直視的條件下進行手術操作,更便於處理好手術中的各種變化;與導管介入封堵相比,外科封堵經過的徑路更短、操作更直接,易於控制封堵器的釋放和回收,應用範圍更廣。因操作在手術室中全麻下開展,一旦發生任何意外情況或者出現併發症,可以及時、迅速地改為常規手術的方式處理,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微創外科封堵術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