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性斜頸是一種以頸肌扭轉或陣攣性傾斜為特徵的疾患。多見於中、青年,發病開始時症狀輕微,起病緩慢,頭部不隨意的向一側旋轉,頸部則向另一側屈曲,逐漸加重至不能控制,轉向定位時可出現顫抖。在緊張、情緒激動以及疲勞時症狀加重,睡眠時頸枕部受支撐時症狀完全消失。由於涉及到不同的頸部肌群,發病時頸部向一側歪斜或者後仰,還可表現為頸部不停的旋轉。反覆的痙攣發作讓患者頸肩部肌肉疼痛不堪,病人焦慮不安,失眠,情緒低落,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
旋轉型頭繞身體縱軸向一側做痙攣性或陣攣性旋轉。根據頭與縱軸有無傾斜,可分三種亞型:水平旋轉、後仰旋轉和前屈旋轉。
後仰型患者頭部痙攣性或陣攣性後仰,面部朝天。
前屈型患者頭部向胸前做陣攣性屈曲。
側攣型患者頭部偏離縱軸向左或右側轉,重症患者的耳、顳部可與肩膀逼近或貼緊。
旋轉型的責任肌肉如何確定?
1、觀察胸鎖乳突肌是否肥大
2、雙側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肌電圖對比
3、疼痛點
4、頸部肌群磁共振
不同分型手術方法不同
1、受累肌群切斷
2、單純副神經+高位頸神經切斷 Foster-Dandy
3、微血管減壓術 Janneta 1982
4、立體定向毀損、嵴髓電刺激等
5、副神經切斷+遠端電凝神經網路毀損+MVD
術後發現
1、單純MVD 治療TN (療效較好,併發症少),缺點是有患者術中未發現責任血管
平均緩解率:63%
2、副神經切斷+電凝神經網毀損 療效好,存在塌肩、神經損害等併發症
平均緩解率:65%
3. MVD+副神經切斷電凝 療效最好,也存在塌肩、神經受損等併發症
平均緩解率:85%
治療體會
1、單純MVD 適合於各種旋轉型及側攣性。
2、MVD+副神經切斷電凝 適於治療旋轉型、側攣性95%,後仰型。
3、副神經切斷電凝 需要電生理監測控制神經毀損程度,避免嚴重併發症。
4、前傾型TN 療效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