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兒和嬰兒期的表現
(1)關節活動障礙患肢常呈屈曲狀,活動較健側差,蹬踩力量位於另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
(2)患肢短縮患側股骨頭向後上方脫位,常見相應的下肢短縮。
(3)皮紋及會陰部的變化臀部及大腿內側面板皺褶不對稱,患側皮紋較健側深陷,數目增加。女嬰大陰脣不對稱,會陰部加寬。
2.幼兒期的表現
(1)跛行步態跛行常是小兒就診時家長的惟一主訴。一側脫位時表現為跛行;雙側脫位時則表現為“鴨步”,患兒臀部明顯後突,腰前凸增大。
(2)患肢短縮畸形除短縮外,同時有內收畸形。
3.分類
(1)根據股骨頭與髖臼的關係分類一般可將其分為以下3種類型。
①先天性發育不良股骨頭僅略向外移,Shenton線基本正常,但CE角可減小,髖臼變淺,Dunn稱此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Ⅰ級。
②先天性半脫位股骨頭向外上方移位,但仍與髖臼的外側部分形成關節,Shenton線不連續,CE角小於20°,髖臼變淺,屬Dunn分類Ⅱ級。
③先天性完全脫位股骨頭完全在真性髖臼以外,與髂骨的外側面形成關節,逐漸形成假髖臼,原關節囊則嵌夾於股骨頭與髂骨之間,屬Dunn分類Ⅲ級。
(2)根據脫位的程度分類分為以下4度:
①Ⅰ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Y線以下、髖臼外上緣垂線之外。
②Ⅱ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Y線與Y線的臼上緣平行線之間。
③Ⅲ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臼上緣平行線高度。
④Ⅳ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臼上緣平行線以上,並有假臼形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