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
鍼灸治療痛經具有起效快、效果顯著、適應性廣、經濟安全、操作簡便等優點,同時改善全身症狀,調整機體的內環境,既預防痛經發生,又良好的遠期療效。同時配合艾灸,振奮陽氣,加強血流供應,有效地增強藥物和針刺刺激,增加血流從而改善子宮缺血癥狀,緩解子宮肌肉痙攣,實現止痛活血的目的。
在臨床治療中,醫者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選穴,結合月經週期規律,配以不同的補洩手法,以實現解痙活血、通絡止痛、行氣活血的目的。
1、氣滯血瘀,小腹脹痛,刺痛拒按,經少不暢,學友愉快,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澀。
取穴:氣海、血海、中極、太沖、三陰交、陽陵泉,用瀉法。
2、寒凝溼滯,症見小腹,冷痛或絞痛拒按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暗有血塊,形寒肢冷苔白膩,脈沉緊。
取穴:腎俞、次髎、命門、中極、水道、地機,用平補平瀉。腎俞、次髎、命門可以加灸法。
3、溼熱蘊結,症見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骶,經色暗紅,質稠有塊,有熱感,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取穴:中極,水道,陰陵泉,行間,用瀉法。
4、肝腎虧虛證,症見小腹隱隱作痛,喜按,經淡量少質稀,頭暈耳鳴,腰膝痠軟,舌淡紅,苔薄,脈弦細。
取穴:肝俞、腎俞、太溪、太沖、三陰交,用補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