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茲海默病是發生於老年及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及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阿爾茲海默病是老年期最為常見的痴呆型別,我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中約50%~70%為阿爾茲海默病。
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阿爾茲海默病的患病率約為3%~7%。阿爾茲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有教育程度低、吸菸、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高血糖、高膽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等。阿爾茲海默病通常隱匿起病,持續進行性發展,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減退及精神症狀,目前認為阿爾茲海默病包括兩個階段:痴呆前階段與痴呆階段。
痴呆前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近記憶力輕度減退,學習能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能力等輕度受損,但一般來說都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痴呆階段的患者會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又分為輕、中、度三期:
(1)輕度痴呆,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首先會出現近事記憶減退,特點是經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對剛發生的事、剛說過的話不能記憶,而對年代久遠的事情記憶清楚,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出現遠期記憶減退。這個階段常常被忽略或僅僅認為是老年人愛忘事,但會逐漸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忘記關煤氣、經常找不到東西等,部分患者會出現視空間障礙,通俗地說就是外出後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準確臨摹立體圖。
(2)中度痴呆,除記憶障礙繼續加重外,工作、學習能力、與人交往能力減退,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開始退化,有明顯的視空間障礙,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間。此時患者常有明顯的精神、行為異常,性格內向的患者變得易怒、興奮、言語增多,而原來性格外向的患者可能變得沉默寡言,提不起興趣,甚至出現人格改變,做出一些喪失羞恥感的事情,例如像小孩一樣隨地大小便等行為。
(3)重度痴呆,除上述各項症狀繼續加重外,還會出現情感淡漠、言語能力喪失,以致不能完成簡單的穿衣、進食,終日臥床,不與人交流,四肢出現癱瘓,尿便失禁等,繼而會出現全身的併發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全身性衰竭症狀等,最終因為併發症而死亡。
目前,阿爾茲海默病的臨床診斷一般是依據患者詳細的病史、臨床症狀、精神量表檢查等,診斷的準確性可達85%~90%。也有一些輔助檢查,例如腦電圖、頭部影像學檢查等,但缺乏特異性。
所以,阿爾茨海默病,危害巨大,而且目前的治療方法尚不能有效遏制阿爾茲海默病的進展,即使給予治療,患者病情仍會逐漸進展,通常病程5~10年,少數患者可存活10~20年或更久,最終多死於併發症。因此,讓大家都重視這種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對延緩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減退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