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脾胃肝膽科 主任醫師 孟捷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又稱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膽汁反流是指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的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生炎症、糜爛和出血,減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H+彌散增加,而導致胃黏膜慢性病變。內鏡下可觀察到反流表現:即胃腔內多量淺黃至黃綠色瀦留液,或胃壁上附較多含膽汁的黏液,或見到含有膽汁的十二指腸液呈黃色泡沫狀或水流狀從幽門口反流入胃、幽門口鬆弛或處於開放固定狀態;胃炎表現:胃黏膜瀰漫性紅色改變,黏膜皺襞水腫,或伴有糜爛、潰瘍。
  1、患者教育:食物應多樣化,避免偏食,注意補充多種營養物質,不吃黴變食物;少吃熏製、醃製、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多吃新鮮食品;避免過於粗糙、濃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長期飲酒、戒菸;保持良好心裡狀態及充分睡眠。
  2、藥物治療:
  (1)胃動力藥物:能增加胃腸道蠕動,抑制膽汁反流入胃,促進反流物排空。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胃黏膜保護劑種類較多:主要作用包括能與胃黏膜的黏蛋白結合形成保護膜,以減輕反流的膽汁和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加強消化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有利於胃黏膜的再生,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從而保護胃黏膜,促進炎症癒合作用。

  (3)結合膽鹽類藥物:
  ①達喜(鋁碳酸鎂),通過與膽酸和溶血磷脂醯膽鹼結合,繼而減輕膽鹽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顯,為臨床上主要用藥;
  ②陰離子交換樹脂(考來烯胺),口服後釋放出氯離子,與膽酸結合,形成不可溶、不吸收的複合物,加速膽鹽及糞便排出,減少胃黏膜損害。
  (4)抑制胃酸藥:胃酸和膽汁有疊加的作用,對胃黏膜的損傷作用強,抑酸藥對膽汁反流同樣有效。
  ①H2受體阻斷劑(H2RA):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②質子泵抑制劑(PPI):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抑酸作用遠優於H2受體阻斷劑。
  (5)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並存,在常規應用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胃動力藥物治療的同時,應首先考慮根除幽門螺桿菌。不但有利於病變癒合,更可減少誘發癌變的機率
  因此,當出現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應及早明確病因,在臨床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