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嘔吐、頭痛腦熱、嘴歪眼斜、麻木無力······怎麼看啥都像腦梗塞呢?今天咱們就談談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來勢洶洶的眩暈嘔吐是不是腦血管出了問題?
什麼是眩暈?
有人說“昏”得厲害了就是眩暈”,這種說法呢,不太準確,頭重腳輕感和眩暈是兩回事。眩暈是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錯覺,造成人與周圍環境關係在大腦皮層中反映失真,產生旋轉、傾倒及起伏的感覺(簡單而言,就是一種類似暈船甚至坐過山車的感覺)。
旋轉、跳躍,我閉著眼~而平時診室裡最常見的就是以快速起病、持續時間長的自發眩暈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前庭綜合徵,伴有姿勢不穩(前後左右傾倒)、自主神經症狀(出汗、心慌、噁心等)、頭部運動不耐受(不敢動頭),伴或不伴眼震。
暈得那麼厲害,會不會腦血管有“堵塞”哦?
想必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不佔少數,但並不完全正確。
據統計,腦幹和小腦病變佔眩暈或頭暈疾病譜的7-12%(這個比例嘛,說高不算高,說低不能忽視),而其中以腦血管疾病為主要代表。
“之前不是說過腦血管病有很多表現的嗎?比如偏癱(單側肢體活動障礙)、偏身感覺障礙(單側肢體麻木/感覺減退)、構音障礙(吐詞不清、鼻音重、大舌頭)、共濟失調(沒有定準)等。
既然腦血管病合併上面這些典型表現,還是很容易辨認的嘛,那我沒有偏癱,就不會是腦血管病咯?”
當然不是,因為小腦腦幹的梗塞與大腦梗塞相比,運動和皮層(語言、認知、情感等)的症狀不明顯,所以識別存在難度。因此,大家的擔心也並非沒有意義,醫患雙方都不可輕視。頭部CT因顱骨偽影干擾,不能很清楚顯示小腦、腦幹等部位,而頭部核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MRI-DWI)則不失為早期發現腦梗塞的有力工具。
其實,頭顱CT在很多情況下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對於以頭暈起病的患者,頭顱核磁解析度更高,對於臨床診斷價值更大。
頭暈是不是“頸椎病”引起的?
“頸性眩暈”的說法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就算在教科書也難覓蹤影。(沒辦法,發展就是螺旋而上升的過程,是不斷否定與自我否定的結果)。因此,把“眩暈”輕易歸咎於“頸椎病”的鍋,椎間盤表示堅決不背。
既然腦梗塞只是眩暈的一小部分可能原因,那麼眩暈常見疾病包括哪些呢?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前庭周圍性疾病,佔眩暈疾病譜的44-65%(看看這個比例,是不是比前面高多了),包括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大名鼎鼎的“耳石症”)、前庭神經元炎、梅尼埃病、突發性聾伴眩暈、前庭陣發症等。所謂前庭器官,是指位於內耳迷路中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掌控人體平衡感覺。
就是,當你躺著的時候,就算不睜眼看,你也曉得自己是躺著而不是趴著,就是前庭功能告訴你的。還有些人坐車容易“暈車”,就和前庭功能相關,是不是豁然開朗呀···
這類眩暈與耳朵有著密切關係。其中耳石症(強調不是“耳屎症”哈),在眩暈疾病譜中佔比高達17-30%,發作與頭位改變有著密切關係,若確診,可在耳鼻喉科專業的老師協助下進行耳石復位。此外,以梅尼埃病為例,此類疾病常伴有耳鳴、耳悶脹感、聽力下降的耳部症狀。由此可見其與耳朵的密切關係了。
除了那些常見原因,頭暈還可見於血管性、炎性、腫瘤性等原因所致小腦腦幹病變(這個嘛,雖然少見,然而一旦發生,後果還是很嚴重的),及精神心理性頭暈(顧名思義,無病理損害或損害極輕,合併精神心理因素)。
還有全身疾病相關性頭暈,比如部分貧血、低血糖、甲狀腺功能異常、嚴重心臟疾病、電解質紊亂等可能導致頭暈,此外還包括直立性低血壓、藥源性眩暈、視性眩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