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21日,在法國里昂舉行的第48屆脊柱側凸研究協會(SRS)年會中,有129片大會發言和105篇壁報展覽。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
從SRS會員資料庫中的研究隨訪了超過17400例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結果顯示與10年前的手術治療相比,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的手術併發症正逐漸減少,同時手術逐漸轉向為單一後路的手術方式。手術併發症的減少可能與手術入路從前後聯合入路向單一後路術式的轉變以及椎弓根釘的廣泛應用有關,報道顯示椎弓根釘的使用率從2002年的9.5%迅速增加至2007年的50%以上。
特發性脊柱側凸術後側彎角度的進展仍舊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面之一。在一項術後5年的隨訪研究中,有22%在後方脊柱融合術後出現了遠端側彎角度的加大(adding on),雖然這種現象對臨床療效以及術後翻修率沒有顯著影響。
Stuart Weinstein醫生報道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關於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相關研究(BrAIST),該研究是一項關於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從短期的隨訪結果來看,支具治療是有效的,而且佩戴支具的建議是在每天清醒時候佩戴支具的時間要超過13小時。
成人脊柱畸形
在一項SRS會員資料庫中的研究中,有超過7500例成人脊柱畸形接受手術治療。與青少年患者不同,此類患者中接受前後聯合入路手術與單一後路手術的患者比例近年來沒有明顯變化,仍然保持基本對等。前後聯合入路手術的相關併發症略高。然而不管怎樣,從國際脊柱聯合會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與非手術治療相比,成人脊柱畸形的手術治療經濟有效(cost-effective),而且療效更佳。
對於成人脊柱側凸的長節段融合中使用rhBMP-2是目前格外收到關注的方面。對成人脊柱畸形手術後至少兩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與未使用rhBMP-2相比,rhBMP-2可以通過減少內固定物的失效而減少術後遠期併發症以及術後翻修率。針對rhBMP-2所可能導致的腫瘤發生風險,在2013年的SRS年會中,有一項對超過12700例使用rhBMP-2的患者隨訪研究報道,結果顯示年齡因素是術後腫瘤發生的重要相關因素,而rhBMP-2與術後腫瘤發生無明顯相關性。
在一項對成人脊柱畸形手術治療的多中心研究結果顯示,成人脊柱畸形術後神經功能障礙併發症的發生率達到了17%。
融合節段近端的交界性後凸仍然是目前較為棘手的問題之一,有三篇文章重點報道了該方面。儘管既往研究顯示對矢狀面平衡的完全矯正以及加強腰椎後凸與術後療效呈正相關,但目前認為,對於老年脊柱畸形患者的手術治療,應適當保留輕度的脊柱矢狀角度,而且對腰椎前凸的重建應當適度,由此可以更好的防止融合近端交界性後凸的發生。
在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抗纖溶蛋白溶解藥物可以減少成人脊柱畸形手術術中失血量。
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凸
感染仍然是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中倍受關注的方面之一。多項研究表明,對於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凸患者手術結束時在創面區域性應用萬古黴素可以減少術後刀口感染的發生率。而且在區域性用藥後,未發現明顯的其他不良反應。
早發性脊柱側凸
有學者報道了應用椎體鋦形釘治療早發性脊柱側凸的初步結果。但是樣本量尚小、隨訪時間仍然較短。
基礎研究
許多脊柱中心仍然致力於構建動物脊柱側凸模型的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利用軟骨細胞激素受體缺陷在大鼠構建了幼年型的脊柱側凸模型。但是,該模型更像成骨不全型脊柱側凸而非特發性脊柱側凸。
維生素D仍然受到基礎研究的重視,一項相關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於維生素D缺乏的大鼠,補充維生素D的實驗組大鼠骨融合的體積與強度明顯增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