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於洪波

  1、什麼是糖尿病足?

  早在1956年國外學者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詞,1972年Catterall將糖尿病足定義為:“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併感染的足”。

  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糖尿病足的定義是:糖尿病患者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

  通俗來說,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足部的不適,甚至潰破和壞死等症狀,就可以認為出現了糖尿病足。

  2、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發生糖尿病足麼?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目前在我國還沒有確切的關於糖尿病足大規模臨床流行病學的調查資料。

  國外,歐美對於糖尿病足的大規模調查資料比較確切,
超過15%的糖尿病人,在糖尿病的不同階段會出現足部的潰瘍或壞疽。糖尿病足的終身發病率高達15-20%。現在由於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國的糖尿病發生率也不斷上升,糖尿病足病人也不會少於這個比例。

  3、患糖尿病多久會發生糖尿病足?

  一般來說在發生糖尿病大約5年以上,就會發生糖尿病足,為什麼說發生糖尿病不說診斷糖尿病呢,因為目前我國糖尿病病人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但患者認知程度還不足,對於糖尿病足的認知更是比較少。臨床好多是已經符合糖尿病診斷的病人好多年有症狀以後才就診,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在就診診斷為糖尿病時其實已經患糖尿病好多年了。

  4、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足最終都要截肢呢?

  在美國每年有6.5%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以上。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約50%是糖尿病患者,而後者85%以上是因下肢缺血病變潰瘍惡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壞疽所致。進行糖尿病足相關的下肢截肢患者在兩年內進行對側截肢的概率為40-50%。

  在我國目前一些資料顯示,糖尿病足患病率門診為2.3%,病房為8.6%,截肢率高達17.3%,50歲以上者多於較年輕者。在美國,每年有86000例患者因為糖尿病而截肢致殘;在我國,數量會更多。有研究表明,62%的足部難愈性潰瘍與血管病變有關,46%的截肢與血管病變有關。但並不是所有糖尿病足患者都會截肢的,積極早期有效的治療是防止截肢的最好辦法!

  5、糖尿病足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究其原因來說不外乎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所引起的,其中發生率最高的就是既有神經病變又有血管病變。

  糖尿病足病人的血管病變,就是由於糖尿病的影響,糖尿病人的血管管腔逐漸狹窄甚至閉塞,下肢足部缺血缺氧,得不到足夠的養分,所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早期病人可以表現為下肢足部的發涼、麻木、刺痛、小腿痠痛、疼痛、行走一段時間後出現小腿足部發涼、麻木、刺痛、痠痛、明顯加重,休息一段時間後有所好轉,再次行走又出現上述症狀,我們叫做間歇性跛行。中晚期病人血管病變嚴重,下肢足部缺血嚴重,即使不動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的情況疼痛,我們叫靜息痛,嚴重的病人亦可出現破潰不癒合、壞疽等症狀。

  糖尿病人由於神經病變,會產生足部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腳下踩棉花感等。同時合併有神經血管病變的患者,一般上述表現都會有,下肢足部的發涼、麻木、刺痛、小腿痠痛、疼痛、感覺遲鈍或喪失、間歇性跛行。中晚期病人有靜息痛、破潰不癒合、壞疽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一部分糖尿病足病人神經亦有病變,其神經感覺較差,所以當出現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時往往症狀較輕不予重視,錯過了最佳就診治療時機。

  6、血管病變引起的糖尿病足和神經病變引起的糖尿病足有什麼區別呢?

  血管病變為主的糖尿病足一般是足部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為主要表現足部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神經病變為主糖尿病足通常是溫暖的,痛覺不明顯,足部動脈搏動良好。

  7、怎樣檢查我是否有糖尿病足呢?

  發生糖尿病5年以上的病人,一定要重視可能發生的糖尿病足,患者最好到醫院就診,以後最好每半年到醫院檢查一次,同時做下肢血管的檢查。

  8、糖尿病人足部出現破潰怎麼辦?

  許多糖尿病足都起因於足部的外傷,如果傷口出現感染或久染不癒合的症狀,應及時就診,進行專業的處理。平時生活中,如果下肢出現水皰、割傷、發紅、變硬、破潰、局部發熱、局部發涼等症狀,患者應立即告知醫務人員,儘快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自己在家裡消消毒什麼的就好了。糖尿病人的一個足部小破潰都可能引起截肢致殘的風險。

  9、什麼是下肢血管檢查呢?

  下肢血管檢查包括很多,要經過專業的血管科醫生做下肢血管的查體,篩查以後做下肢血管壓力測量、B超、增強CT等。

  10、怎樣早期發現糖尿病足呢?

  首先要在認識上重視,不要覺得腳麻涼、無力不是什麼大問題,一定要重視可能發生的糖尿病足,如果出現足部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症狀時一定早期及時到醫院就診。

  11、得了糖尿病足怎樣治療呢?

  對於糖尿病足潰瘍,以前的治療僅侷限於控制血糖、應用抗生素、活血化瘀,清創換藥。由於根本的血運問題上沒有解決足部組織仍處於負營養狀態,療效不佳。而且治療時間長、花費大。25%的跛行未行任何有創治療的患者將不可避免的在4-7年內發展為慢性嚴重的肢體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未進行血運重建的CLI患者每年行截肢術的發生率約為10%。

  糖尿病足的根本病因是下肢動脈病變引起的組織缺血,動脈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神經病變和感染的原因同樣是缺血;所以治療糖尿病足應從血運重建著手。目前應用的藥物一般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停用藥物後症狀還會再次復發。治病求本,積極的對發生病變的血管進行介入治療,使其重新通暢為治療之根本。

  缺血肢體成功的血運重建,可使足部缺血組織營養改善,加速組織的新陳代謝,包括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糖尿病足(DF)區域性組織修復和抗感染的能力,感染易於控制,使足部潰瘍癒合,提高保肢率;研究表明感染缺血並存,截肢率增加近90倍。針對糖尿病足血管病變的治療有血管搭橋、幹細胞移植、介入治療等。

  而血管搭橋術適用範圍較窄,創傷和風險較大。但糖尿病足(DF)的血管病變多累及下肢的小動脈,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無流出道,大多不能行旁路移植術;或由於病變血管較細,手術後移植血管極易血栓形成,致手術失敗;另外因為手術適應症、合併症、併發症、搭橋失敗和保留大隱靜脈備用於冠脈搭橋等使得外科搭橋最終只能應用於少數病人。因此,手術的限制可能將最能受益的患者拒之門外。因而適合旁路手術的病人非常少,成功率極低。糖尿病足介入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安全性最高、療效最確切的治療。

  12、什麼是糖尿病足介入治療呢?

  早在1912年Carrell就有過“在血管內插管”的想法。1953年,瑞典醫師Seldinger創造了經皮穿刺插管技術,因不必切開血管,使腔內手術更加便捷、安全。血管外科醫生Thomas Fogarty在1963年首先發明瞭血管內球囊導管,1964年1月16日,美國Oregon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主任Charles Dotter 採用同軸導管系統為一八旬老嫗成功復通了動脈硬化所致的下肢動脈閉塞,實施了世界上首例PTA。1974年Grunzing發明了雙腔帶囊導管用以作腔內血管成型術,使這種治療更為普及。

  1969年,Dotter提出了血管內支架的概念,首次發表了一系列的有關“金屬內膜切除置入管”的豬的動物實驗。並在犬實驗研究中證實了血管內支架能夠嵌入血管壁,保持血管腔通暢達兩年半之久。1983年,Dotter 和Cragg分別報道了用鎳鈦合金絲製成熱記憶合金內支架的實驗結果,標誌著內支架的系統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紀元。1985年Palmaz採用無縫不鏽鋼管用鐳射鏤空雕刻雕刻結合球囊擴張匯入體內。

  此後,球囊擴張導管(balloon)及各種支架(Stent)的相繼研製,使技術更加成熟。血管腔內治療是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手段,已經在國內外廣泛開展,是周圍血管疾病治療技術上的一大突破。血管腔內治療在某些國家已經佔到周圍血管疾病的50-80%,正在快速的替代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針對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的腔內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支架植入術和斑塊切除術等。

  糖尿病足介入治療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血管腔內移植(修復/隔絕)等;該技術的不斷進步,是對傳統的治療模式的豐富與完善,正日益造福於血管疾病患者。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介入治療已經成為治療嚴重下肢缺血的新的有效治療措施。

  具體來說,糖尿病足介入治療就是在很小創傷的情況下,用一根細小的導絲通過閉塞的血管後,應用小的球囊對血管閉塞或狹窄的地方進行擴張,使血管重新通暢,使缺血的組織血流恢復供應,達到治療根本的目的。這項技術在國外已經開展較長時間了,我科開展這項技術後,目前已經成功的為許多糖尿病足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避免截肢。

  13、糖尿病足介入治療優勢有那些呢?

  創傷小,風險小,安全性高患者幾乎沒有痛苦感受; 療效明顯,立竿見影,常常是介入治療剛完成,患者還未下臺,就報喜DD腳暖和了,不疼了!恢復快,術後24小時就可下床活動;即使病情不幸加重,仍可二次治療; 降低了截肢率及截肢水平,為後期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機。

  介入血管腔內治療能明顯的改善下肢缺血病人的血流。 現在有一個“直接血流”概念的提出。所謂“直接血流”是指能直達足部的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血流,而腓動脈僅能達到踝部,須靠側支與足背和足底弓血管網相交通。

  14、介入治療的適應症有那些呢?

  存在血管病變的糖尿病足為主要治療適應症,臨床早中晚期的患者都可以行介入治療。我們建議患者早期治療,即出現間歇性跛行或存在症狀前就進行積極治療,可以避免病情嚴重時導致其他臟器病變或血管閉塞及其嚴重失去治療機會。糖尿病為全身影響性疾病,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合併有不同程度的心臟、腦血管病變,如:心梗、心絞痛、腦梗等,這些對於介入治療是適合的因為其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很低的風險性。

  15、什麼樣的病人不適合於介入治療呢?

  單純神經病變的糖尿病足病人不適合,但大多數糖尿病足都是合併血管病變的,建議到醫院具體檢查一下。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很高,適用面很廣泛,基本所有的血管病變或神經血管病變混合的糖尿病足病人都適合於介入治療。對於一些早期認為的介入禁忌病人例如:做過下肢外科手術的病人,也是可以進行治療的,腎衰病人,我們結合術前,術後透析,這些病例我們治療很多例,臨床效果良好。

  16、為什麼要早期治療呢?

  糖尿病是影響全身各個臟器的一種疾病,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合併有不同程度的心臟、腦血管病變,如:心梗、心絞痛、腦梗等,加上糖尿病足的潰瘍、感染、疼痛,睡眠飲食障礙等,神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長此以往會加重其他臟器的病變,嚴重時是致命的。國外的治療大多數都是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度的跛行患者早期患者,我國往往是病情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進行,增加了治療費用,增大了痛苦,有的患者甚至沒有來得及治療就截肢或發生猝死。

  17、治療糖尿病足需要多少費用呢?介入治療要多少費用呢?

  糖尿病足治療花費巨大,平均單個潰瘍的治療費用在美國為4600美元,美國每年糖尿病的醫療費用中1/3花在糖病足病的治療上。截肢的醫療費用更高,美國平均費用為2.5萬美元,瑞典4.3萬美元。中國14家三甲醫院調查結果糖尿病足平均住院日26天,平均住院費1.5萬元,約為糖尿病平均住院費用的4倍,門診病人單個足部潰瘍治療2年的平均費用28.000 USD。

  18、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

  一定要嚴格的把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因為這些都可以引起糖尿病足或糖尿病足的進一步加重。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議到醫院就診,定期檢查,每半年要檢查一次下肢血管。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足部的保護,從生活的細節、小處入手,包括每天的洗腳、剪指甲、選鞋、選襪子、鞋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這些。

  要特別重視足部的保養

  (1)堅持每天用溫水泡腳,溫度應低於37度,並適當用雙腳按摩互搓,促進足底血液迴圈。

  (2)洗腳擦乾後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並把邊緣磨光滑。

  (3)腳上長了雞眼、老繭或尤子,千萬不要自己處理,一定要去醫院找醫生處理。

  (4)不要打赤腳,以防被地面的異物刺傷。

  (5)儘量選擇棉布襪,襪邊不要太緊,避免襪口勒出印痕

  (6)天氣冷時,不要使用熱水袋或熱水瓶暖腳,以防燙傷。可用厚襪及毛毯保溫。

  (7)避免穿小鞋,硬底鞋、高跟鞋,以防足部運動受到限制,對於運動,要穿運動鞋。

  (8)保持鞋內衛生,勤洗鞋底和襪子。

  (9)保持鞋內乾燥,積極預防腳氣。

  (10)對於乾燥的面板,應該使用潤滑劑或護膚軟膏,但不能用在腳趾之間。

  (11)絕對不能用化學物質或膏藥來除去角化組織或胼胝。

  19、這種介入治療解決下肢缺血的手術只是適用於糖尿病足嗎

  以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為代表的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obstruction disease, PAOD)是臨床常見病,臨床症狀主要包括間歇性跛行和重症肢體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兩大症侯群。PAOD的發病率在我國也呈逐年上升之勢,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殺手。 介入腔內治療可以治療各種血管硬化閉塞引起的血流障礙。

  同時對於急性動脈血栓也可以應用血管內介入治療進行溶栓治療。對於深靜脈血栓早期進行介入治療放置腔靜脈濾器可以預防肺栓塞的發生,介入置管溶栓可以早期開通栓塞的血管,防止後期深靜脈血栓綜合徵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