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是一種症狀,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但有時候並不一定是疾病,警惕疾病的發生固然值得提倡,但絕不能聽風便是雨。
很多人的手抖可能只是一種生理性反應!
我們應該都聽過類似於:“潛能激發”的故事,比如說為了救孩子的老人,徒手擋住重物,我們不需要探尋其真實性,但這個故事裡確實提示了一些資訊,我們的人體功能非常全面,當處於生死危險之時,腎上腺素會快速遊走全身,增加身體反應速度,同時我們還會感到心跳加速、滿頭大汗、無法控制的抖動,其中作為聯絡的是交感神經系統。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有站在眾多人面前感到緊張的體驗,這時候會感覺心跳加快、頭暈目眩、手抖腳軟,這是因為我們的精神過於緊繃,大腦誤以為形勢危急,會進入應激狀態,心跳開始加速跳動,血氧攝入量過多,但這個過程並不是憑空造成,期間會消耗平時身體所儲存的血糖,使其降低,甚至發生低血糖,而手抖一方面是由於腎上腺遊走造成的肌肉緊張、一方面是為了消耗更多的能量。
對於這種生理性的手抖,很難進行自我控制,因為這是大腦應激反應,如果想要避免,只能調節自身情緒,儘量讓自己不緊張,減少對交感神經系統的刺激,以免啟用大腦應激反應,但這種手抖並不會造成危害,也談不上什麼疾病。
至於病理性的手抖,可能性其實很多!
1、低血糖:手抖的同時,伴有冷汗、心慌、面色蒼白等症狀。
2、帕金森:多為單側手腳抖動,靜息比活動時嚴重,患者會不定時出現拇指和食指的對合動作,並且會有肢體僵硬、行走不穩等症狀。
3、甲亢:常見疾病之一,手抖的同時,伴有消瘦、多汗、心跳加快等症狀。
4、戒酒:與吸菸一樣,戒酒時間較長也會出現戒斷反應,不光是手抖,全身多個部位均可發生顫抖,還可能出現幻覺。
5、特發性震顫:這種抖動在活動時比較嚴重,原地休息後可以減輕,乃至消失。
6、藥物性震顫:服用藥物導致的手抖,一般在停藥後恢復,比如帕羅西汀、卡馬西平等藥物。
7、心因性震顫:這種手抖多發生在中老年女性,與生理性手抖較為相似,沒有器質性病變,可在重大打擊後出現。
8、頸椎病:也與生理性手抖有些相似,但二者的聯絡在於交感神經、病史較長,患者的頸椎存在異常病變,導致神經受到卡壓,進而出現上肢抖動、麻木。
手抖的出現,其實已經不是什麼前兆的問題了,絕大多數患者都已病魔纏身,雖然有生理性的可能,但二者其實特別容易區分,一旦發現異常,請及時前往地方醫院進行檢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