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而社會競爭加劇、個體適應性差,加上缺乏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與治療,我國人群中出現心理和精神障礙的患者逐年上升。在精神障礙患者中,有些嚴重的精神類疾病可發展為精神分裂症。然而,精神分裂症作為精神疾病的最高階段,藥物治療的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讓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擺脫疾病困擾,迴歸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呢?
精神分裂症危害嚴重
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多在15~45歲,平均患病率為7‰~13‰,而發病率則為0.2‰~0.6‰,患病風險與遺傳關係密切。
那麼,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臨床特點?又會產生哪些危害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神志清楚、智慧正常,但多數人沒有自知力,即不承認自己有病。他們的感知覺、思維、情感和意志行為有障礙,精神活動與外界不協調,後期還會出現認知和社會功能損害。
該疾病對患者的身體、精神及家庭構成了極大的危害。在身體方面,主要表現為智慧障礙、遺忘綜合徵、意識障礙、人格改變、社會能力減弱等,患者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力受損。長期吃藥還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包括肝、腎、肺功能等。在精神方面,可引起焦慮、抑鬱、強迫、幻覺、多動、藥物成癮等,有些可發展至精神衰退狀態,甚至精神殘疾。在個人、社會及家庭方面,患者有時受幻覺、妄想、情緒障礙等精神症狀的支配,會發生衝動或暴力問題,進而出現自殺、傷人、毀物等行為,給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嚴重影響社會和家庭安全。
早診早治 可控制精神症狀
“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療的,且多數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如果能夠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部分精神症狀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原則與其他精神障礙相同,就是有效控制其症狀、使患者早日迴歸家庭和社會生活。在治療原則上,藥物治療作為首選,可緩解絕大部分的症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需足量、足療程,積極實行全病程治療,且用藥應以個體化為原則進行調整。
另外,由於精神分裂症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家庭和社會干預治療必不可少。家屬應學習疾病的相關知識,協助支援患者治療,以控制病情並實現長期穩定;社會要理解、包容患者,不能有歧視和偏見;患者、家屬和醫務工作者應建立良好的治療聯盟,共同應對疾病。
手術治療可消除頑固性精神障礙
對於不服藥或長期服藥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慮神經調控手術治療。該手術治療的機制在於人腦內有控制情感的神經環路,其環路上的神經核團控制人的各種行為,手術通過對杏仁核、扣帶回、內囊前支等神經核團進行神經調控,來降低腦內異常神經遞質的含量,阻斷異常神經傳導,消除精神障礙。
對於手術的安全性,“該手術治療已有200年的發展歷史,早期手術簡單易行,但損傷較大,缺乏安全性。近年來,由於藥物難以治癒嚴重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精準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迅猛發展,精神外科手術再次獲得重視及推廣,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獲得了一致認可。目前,國際上應用DBS 治療抑鬱症和強迫症已達成業內共識。對於頑固性精神障礙患者,在衛生主管部門備案後,可開展神經調控治療。”
對於頑固性精神分裂症手術的適應證,其是對18~65 歲間服藥效果差的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補充治療手段。術前需對病人頭部進行CT/MRI/DTI 融合定位,不僅要瞄準需要調控的神經核團,還要避開運動和感覺神經,且要在術前完成手術路徑規劃,誤差僅為0.01 毫米。手術在全麻下進行,在顱骨上鑽一個8 毫米的鎖孔,植入兩毫米的電極即可完成操作,對周圍腦組織的損傷微乎其微。患者於術後仍需服用少量抗精神分裂症藥物進行治療,家庭成員要重視患者的康復訓練,並給予家庭的溫暖與關愛,幫助患者順利康復。只有醫生、患者、家庭與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讓精神分裂症患者真正恢復身心健康,迴歸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若不積極治療,有相當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預後不佳,所造成的危害也很嚴重。因此,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