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王建忠

  術後早期炎性腸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發生在腹部外科術後1-2周內由於手術創傷及腹腔無菌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腸壁水腫及滲出,形成的機械性和動力性並存的粘連性腸梗阻,黎介壽院士於1997年首次提出的論斷,該概念有別於常規機械性或絞窄性腸梗阻,系因腹部手術中廣泛分離粘連、長時間腸管暴露或術後腹腔無菌性炎症導致。臨床表現特徵為術後患者已恢復排氣排便,甚至已恢復術後進食但隨後又發生腹痛、腹脹及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或反覆嘔吐症狀。EPISBO病變範圍既可為瀰漫性,又可為侷限性,其腹脹腹痛症狀常不如機械性腸梗阻,一般較少出現高熱。
  術後早期,由於腹腔腸管廣泛粘連且水腫,一般發展成為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較低。對此特徵性腸梗阻認識不足者如貿然再次開腹行腸粘連鬆解術,則會加重腹腔腸管的損傷,有甚者可能導致腸外瘻的嚴重術後併發症。回顧我科治療的15例患者的治療效果看,採取保守治療效果滿意。
  常規的腸梗阻保守治療措施除抗感染外,禁食禁水及胃腸減壓可有效胃腸減壓,有利於減輕腸管內壓,恢復腸管血液迴圈,促進腸管炎性水腫的消退,同樣適用於EPISBO患者。腸外營養支援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手段,我們採用營養“三升大袋”配置“全合一(All in one, AIO)”腸外營養液的方法,按每日每公斤體重25-30Kcal熱量的需要,糖脂供能比例為5:5或6:4,同時補充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及各種微量元素予營養支援治療,改善腸壁水腫和滲出,維繫禁食狀態下患者的機體能量需要。另外適當輸注白蛋白以提高膠體滲透壓及利尿劑,減輕腸道水腫,使腸道功能得以儘早恢復。生長抑素奧曲肽(善寧)可以顯著抑制胃腸道激素的釋放和消化液的分泌,減輕腸內炎性滲液及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腸內壓和腹腔壓力,腸道血液供應加強同樣有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其次有研究表明生長抑素還能抑制腸道菌群易位,對維持腸粘膜屏障具有重要意義。一般給予奧曲肽0.1mg-0.3mg加入生理鹽水59ml-57ml中配置共60ml經微量靜脈泵24小時持續輸注。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抗炎防止術後腸管粘連的作用,早期使用可以緩解腸管間粘連鬆解促進腸壁水腫消退。當然,腎上腺皮質激素同時可能會帶來應急性消化道潰瘍等毒副風險,為此應採用小劑量短程地塞米松的治療策略,5mg-10mg/d,約5天后逐漸減量至停用,同時可以預防性使用抑酸保護胃粘膜藥物如泮托拉唑等。

  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情特別是腹部體徵的變化,腹部膨隆消退變軟、胃腸減壓引流液量減少變清亮及腸鳴音恢復、肛門恢復排氣排便,這些是腸蠕動逐漸恢復的徵象。這時可以逐步撤減生長抑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用量,如腸道功能恢復連續3天以上可較為放心地拔除胃腸減壓管而自流質飲食開始恢復腸內營養,腸內營養製劑以腸內營養粉(安素)配置的小劑量低濃度的流質飲食開始為佳。恢復進食的過程不宜操之過急,可適當延長腸內營養粉調製的流質飲食時間,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我們的經驗是“4-3-3”模式(即4天流質飲食,3天半流質飲食,3天普通飲食),這樣能充分讓腸道逐步適應禁食到進食狀態。
  對於保守治療2周左右仍然無效者,為防止腸壁水腫缺血時間過長或腸套疊等絞窄性腸梗阻發生,可考慮再次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