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病之一,次於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疾病。尿石可分為上尿路結石(腎、輸尿管結石)和下尿路結石(膀胱、尿道結石),在結石部位、病因、年齡、性別、結石成分和預後方面都存在差別,可看作是結石的兩種型別。尿石症是人體異常礦化的一種表現,即在正常情況下,不應發生礦化的部位形成或進行程度過高的礦化,它與全身細胞的活動和新陳代謝有密切的關係。近年來把生物礦化與脫礦的概念引入尿石症形成機制的研究上,有助於從分子水平深化對尿石症形成機制的研究及正確地防治尿石症。
一、臨床表現:
結石可發生在尿路的各個部位,因發生的部位不同,可出現不同的症狀。
1、上尿路結石
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患者,多有患側腰腹部鈍痛或絞痛,伴嘔吐,常常突然發作,由於結石損傷尿路黏而出血,因此尿色呈紅色,化驗可見有血細胞。
2、膀胱結石
典型症狀為排尿突然中斷,疼痛放射至遠端尿道及陰莖頭部,伴排尿困難和膀胱刺激症狀。由於排尿費力,腹壓增加,可併發脫肛。常有終末血尿。
3、尿道結石
患者常有小便時尿道部疼痛,排尿困難,點滴狀排尿,重者可發生急性尿瀦留及會陰部劇痛。
二.治療措施:
1、急症處理:
腎絞痛和感染常是急需處理的問題。感染須及時應用抗菌藥物控制,嚴重者應住院進行靜脈綜合給藥。排出結石解除梗阻是治療腎絞痛的根本方法。採用利尿的方法可能將結石衝出的設想缺乏實驗依據,這種做法增加腎內壓力,不利於保護腎功能。使用藥物應以解痙為主,可應用抗膽鹼藥物、黃體酮類藥物、鈣阻斷藥物等。吲哚美辛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又可直接作用於輸尿管壁,近年在臨床應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口服後被肝臟分解,不能發揮很大作用,需肛門給藥或靜脈輸入。
因尿石症引起的梗阻性無尿患者,需緊急處理。處理原則是解除梗阻,暢通引流,防治併發症。
2、擇期處理
擇期處理結石的原則應視是否存在必須去除的病因和合並症而定,並非所有結石都要積極處理。對無症狀的腎盞小結石可暫不碎石,採用食療、藥物等姑息療法繼續觀察。可採用體外衝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以及開放性手術取石(已很少應用)等治療手段。具體採取哪種處理手段需要根據患者病情以及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