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的概述動脈導管未閉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其發病率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21%,早產兒發病率明顯增加,出生體重不足1公斤的發病率可高達80%。女性多發,男女比例約為1:3。高原地區多發,如我國的青海、西藏發病率遠高於平原地區,與海拔高,氧分壓低有關。
2、動脈導管未閉的形成動脈導管是連線降主動脈與肺動脈的一根血管,是胎兒期血液迴圈的重要通道,出生後嬰兒隨著呼吸的出現,肺壓降低,血氧分壓的升高,血管活性物質的增多,促使動脈導管內膜增生並逐漸纖維化完成動脈導管的閉合。動脈導管於生後10~15小時發生功能性閉合,80%在生後3個月完全閉合,如持續開發未閉合即稱為動脈導管未閉。
3、動脈導管未閉的病理變化通常情況下,人的主動脈壓遠遠高於肺動脈壓,正常成人的主動脈收縮壓約為140mmHg,肺動脈收縮壓約為30mmHg。由於壓差的存在,流經主動脈的血液部分會分流至肺動脈,這樣肺部的血流量就會明顯增多,也就是肺裡的血液過多,類似於“洪水氾濫”。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時間的延長,動脈導管未閉的孩子會逐漸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肺動脈高壓、心臟擴大。嚴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4、動脈導管未閉的患兒有哪些表現?
(1)細小的動脈導管,管腔直徑多在3mm以下,流向肺部的血流量少,屬於輕型病例,多無症狀;
(2)中度的動脈導管未閉,管腔直徑多在3-6mm之間,流向肺部的血液屬於中量水平,平時多表現為活動後心悸、氣喘、乏力,常發生呼吸道感染,輕度的生長髮育障礙。
(3)粗大的動脈導管未閉,管腔直徑大於6mm(成人大於8mm),流向肺部的分流量較大,肺部過度充血,易過早的發生各種併發症。嬰幼兒時期即可出現餵養困難,體重不增;反覆呼吸道感染,易併發肺炎、心力衰竭,且遷延不愈,治療比較困難;生長髮育明顯落後;晚期可出現下肢端青紫。
5、確診動脈導管未閉還需要做哪些檢查?
疑似孩子有動脈導管未閉時,需要去心臟專科去就診。有經驗的心臟專科醫生通過心臟聽診,根據特殊的心臟雜音即能初步判斷是否有動脈導管未閉。然後通過心臟超聲、心臟大血管CT、心臟磁共振進一步明確診斷,做這三種檢查中的任何一項即可明確有無動脈導管未閉。我們在門診通常僅僅做一項心臟超聲即可明確診斷。
6、目前國內外治療動脈導管未閉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國內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的方法有兩種手術方法:
(1)傳統的開胸結紮手術;
(2)微創介入手術。國內大多心臟中心首選微創介入治療,我們醫院接近95%的動脈導管未閉實施微創介入治療。
7、動脈導管的微創介入治療是如何實施的?
通俗地講,微創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就能夠治癒動脈導管未閉,它是在x線透視和心臟彩超引導下,首先穿刺大腿根部的動靜脈血管,置入防漏的血管鞘,再通過心臟導管操作技術將動脈導管的封堵器、送至未閉的動脈導管處,進行封堵治療,達到治癒目的。它是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在動脈導管未閉的治療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種微創介入治療技術在國際上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實施,應用於臨床,由於封堵器材料的侷限性一直未能得到推廣應用,直到90年代美國一家公司(AGA)生產出與人的機體組織融合相當完美的封堵器,才得到全球普及推廣。我們醫院從2004年開展此類手術,到目前為止已完成1000餘例動脈導管未閉的微創介入手術,技術方面已經相當成熟。
8、介入治療動脈導管未閉的最佳時機?
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手術最佳時機:傳統的觀點為3-5歲。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心導管技術水平的提高,並且動脈導管未閉治療越早越利於患兒的生長髮育,故目前手術年齡逐漸趨於小齡化,一般情況6個月以上即可進行微創介入治療。特殊情況下,尤其是粗大的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合併肺炎會遷延不愈,同時會出現頑固性心力衰竭,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早手術,即可在6個月以內進行介入手術治療,術後患兒的合併症會在短期內好轉。
9、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介入微創有哪些優點?
(1)不開刀,不留手術瘢痕,符合現代微創和美觀的要求,避免了患兒成長過程中因手術瘢痕而引起的心理壓力。
(2)麻醉風險小,年長兒及成年人不需要全身麻醉,需要麻醉的患兒麻醉時間也比較短,麻醉的深度也淺,風險自然會降低。
(3)不需要體外迴圈,不需要輸血,顯著降低了手術風險。
(4)恢復快,術後20小時即可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短,術後3天可出院,且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10、介入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術後6月內適當限制活動量,避免心臟區域區域性撞擊。
(2)定期複查:術後1、3、6月複查心臟超聲、心電圖、心臟片,動態觀察術後心臟大小及封堵器位置有無變化。
11、中老年動脈導管未閉有哪些特點?
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中老年患者,他們(她們)的動脈導管有以下特點:動脈導管管壁鈣化明顯,彈力降低,常常合併肺動脈高壓、高血壓、冠心病,介入治療風險加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做中老年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手術要求手術醫師經驗豐富,選擇封堵器要慎重。術後要注意適當服用抗凝藥物。
12、併發重度肺動脈高壓的治療?
有些患者由於沒有及早治療,出現重度肺動脈高壓,多數已出現青紫,下肢水腫,心臟功能不全,大多已失去手術機會,只能靠服用藥物緩解症狀。目前推薦的藥物有以下兩種:波生坦、西地那非。
13、動脈導管未閉患兒平時生活的護理要點?
動脈導管未閉患者的身體本身就虛弱,要注意休息,避免激烈的運動,不要過多看電視和玩耍,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患者外出時最好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以免發生意外情況時外人不瞭解患者的病史,盲目的進行處理。居家時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家人及外人不要在病人居住的臥室吸菸,為保持空氣新鮮,每天上午可開窗通風半小時,開窗時要注意保暖,時間不宜過長。若無條件洗澡,可用溼水擦洗,保持面板清潔。不宜到公共場所活動,防止感染疾病。
14、動脈導管未閉患兒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注意飲食衛生:動脈導管未閉的病人要注意補充營養,一般沒什麼特殊禁忌,但應食用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水果和種種蔬菜等。一般病人不必限制鹽量,有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成人每天控制在4-8克,小兒2-4克),並給予易消化的軟食,如混飩、麵條、稀飯等。另外病人宜少食多餐,食量不可過飽,更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加重心臟負擔。飲食要新鮮,要講衛生,以防腹瀉加重病情。小兒要控制零食、飲料,不要食用不清潔、過期或含色素及新增劑較多的零食。
15、動脈導管未閉患者術後如何進行適度的活動?
注意適當的活動:對於手術順利,術後恢復較快的病人,出院後一般適當限制活動,心功能在I、II級者,可根據情況適當做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活動量以不引起疲勞為度。活動範圍應先室內後室外。大多數病人出院後如無病情變化,可以上學或上班,由輕體力工作逐漸過渡正常工作。如感到勞累或心慌氣短應停止工作,繼續休息。術前病人心功能在III級以上,心臟重度擴大,重症肺高壓病人,心臟恢復正常或基本正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出院後不要急於活動,要注意休息,保持體力,隨病情適當增加活動量,但不要感到疲勞,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