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任醫師 劉毅

  蛇串瘡是一種疼痛性的急性皰疹性面板病。中醫文獻中又名“纏腰火丹”、“蛇丹”、“火帶瘡”等。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蛇串瘡(帶狀皰疹)診療方案”,蛇串瘡分為肝經鬱熱證、脾虛溼蘊證、氣滯血鬱證等3種常見證候。而肝經鬱熱證多見於蛇串瘡的初發期,多因情志內傷,肝氣鬱結,久而化火;或形勞傷脾,脾失健運,蘊溼化熱,溼熱內蘊;又外感毒邪,內外之邪相合,外發肌膚而致。邪阻經絡,區域性氣血瘀滯不通則疼痛。證候為面板顏色鮮紅,水皰簇集,皰壁緊張,灼熱疼痛;可伴有身熱,口苦咽乾,心煩易怒,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滑數。我科近3年來,運用棉花灸配合圍刺法治療肝經鬱熱型蛇串瘡36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本組36例均為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門診就診患者,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14~66歲,平均年齡41.7歲。病程1~6天,平均2.3天。皮損分佈部位:肋間神經21例,佔58.3%;頸部神經6例,佔16.7%;腰骶部神經9例,佔25%。神經疼痛情況:先有神經痛後出現皮損者23例,先出現皮損後有神經痛者6例,皮損與神經痛同時發生者7例。

  2、治療方法採用棉花灸配合圍刺治療,首先根據皰疹面積大小,在其周圍取3~10個進針點,針尖向病區中心,30~40min後出針,然後採用棉花灸,每天一次,具體操作如下:

  2.1圍刺法

  患者採取健側臥位並充分暴露患處,用75%酒精沿皰疹周圍區域性消毒後,用26號2寸毫針圍繞皰疹周圍在正常面板處行多針圍針,針刺毫針數以將皰疹病灶包圍為宜,針與針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一般用3~10個毫針即可。圍刺後可將每個針行快速小幅度及小角度的提插捻轉之瀉法,共1~2分鐘,每隔10分鐘進行一次,30~40min後起針。

  2.2棉花灸

  將充分浸泡有95%酒精的脫脂棉片撕薄,薄棉片中不要留有洞眼或空隙,以免影響燒灸療效。囑患者臥位,閉目放鬆,充分暴露患部後,根據皮損的大小將面片貼敷於其上,按燃火機點燃棉片一端,待棉片充分燃燒後取下即可。

  3、療效觀察

  3.1療效標準

  治癒:皮損消退,疼痛消失,臨床體徵消失;好轉:皮損明顯消退,疼痛明顯減輕;有效:自覺症狀減輕,皮疹消退30%以上;無效:水皰消退在30%以下,疼痛無消失,症狀體徵基本無改善。

  3.2治療結果

  本組36例,治癒24例,好轉10例,有效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達100%。治癒時間最長9天,最短4天,平均5天。

  4、討論

  蛇串瘡現代醫學稱之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皰疹性面板病,祖國醫學對其發病及治療均有較全面的認識,肝經鬱熱型蛇串瘡多因火熱病毒侵犯所致,多因內傷情志,肝鬱化火,肝膽火盛或素體溼盛,外感毒邪而發病,毒邪內侵而化熱,外蒸面板,熱邪外越可使面板出現紅斑、丘疹,溼熱蘊發可出現水皰,火熱內盛,溼熱蘊結面板,壅阻經絡,氣血淤滯,不通則痛。所以我們用毫針圍針法以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驅邪外出,配合棉花灸以疏風散表,行氣利痰,且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能使氣血執行,經絡舒暢,達邪外出,除溼止痛,透熱解毒,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從而達到使皰疹迅速消退,緩解疼痛,縮短病程的目的。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針刺有助於調整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抑制炎症,提高痛閾,而區域性的針刺治療,更有助於發揮其調節微迴圈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止痛消炎的作用。毫針圍刺法可有效的限制皮損的範圍,防止邪毒擴散,棉花灸的溫熱刺激更可以強化這種作用,且有助於除溼止痛,使皮損面迅速乾燥,皰疹消退。

  通過臨床觀察,棉花灸配合圍刺法治療肝經鬱熱型蛇串瘡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無副作用,臨床操作簡單易行,醫療費用少,患者對治療方法易於接受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