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稱由來
蛇串瘡,現代醫學稱為帶狀皰疹。好發於老年人。
本病最早見於隋代《諸病源候論》(公元610 年),“甑帶瘡者,繞腰生,此亦風溼搏於血氣所生,狀如甑帶,因此為名。”
明代《證治準繩》稱為火帶瘡、纏腰火丹,清代《外科大成》稱為蛇串瘡。
二、病因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宿主,首先發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體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後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啟用,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域的面板內複製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症、壞死,產生神經痛。
中醫認為:
1、肝經鬱熱 由於情志內傷,肝氣鬱結,久而化火。
2、脾虛溼蘊 飲食不節,脾失健運,蘊溼化熱,溼熱搏結肌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