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康復科收治的腦癱患兒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系由新生兒期黃疸造成的。如若未經干預,膽紅素膽病的患兒一般會留下比較嚴重的腦組織損傷後遺症,即我們常說的腦癱。具體表現包括有:發育阻滯、手足徐動、眼球運動障礙、聽覺障礙、牙釉質發育不全、智力落後、抽搐或陣攣、抬頭乏力及流涎等症狀。
因該腦癱主要病變在錐體外系統,故以手足徐動型多見,表現為難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運動,當進行有意識運動時,不自主、不協調及無效的運動增多,例如當取拿某件物品時,不能用手順利地去接觸物體,往往將肢體高舉,或伸向其他方向,搖晃肢體,全身用力,眼睜大,張口,頸部肌肉也收縮用力,極不協調。緊張時不自主運動增多,安靜時減少,入睡後消失。由於顏面肌肉、舌肌及發音器官肌肉運動受累,常伴有語言障礙。手足徐動型腦癱智力障礙不言重,單純手足徐動型腦癱腱反射不亢進,不表現巴氏徵陽性。肌張力呈齒輪增高。手足徐動型在早期(1歲內)往往表現肌張力低下,平時常常安靜地躺在床上,幾乎沒有自主運動,仰臥位時下肢屈曲,寬外展,踝背屈(此種姿勢與痙攣型恰恰相反),隨著年齡增大,肌張力逐漸變為“僵硬”。手足徐動型小兒往往餵養困難,吸吮、咀嚼困難,經常作張嘴伸舌狀。
目前如何對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在國內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主要治療以運動治療(PT)為主,具體方案可行方案因人而異,例如對比較固定的異常姿勢進行破壞;抬頭訓練及頭頸部穩定性訓練;提高兩上肢分離性、選擇性的運動能力和兩手的正常感覺,改善手功能;提高骨盆帶及兩下肢的穩定性,增強腰背肌力,建立平衡功能等等。同時可輔以推拿、中頻理療、以及中藥治療,必要時可給予藥物安坦及多巴治療,鍼灸治療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手足徐動型腦癱的治療在6個月以內多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且該型腦癱的患兒智力相對其他型腦癱患兒來說尚屬較高水平,所以,在早期認識手足徐動型腦癱,並加以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