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劉郭

  面部色素痣與淺表腫瘤所涉及的範圍一般包括面板及其附屬結構、肌肉、神經、血管、結締組織、骨骼、淋巴及其它淺表的組織和器官。通常經過肉眼觀察和觸控即能明確其存在或作出診斷,最終的診斷有賴於組織學檢查。手術治療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麻醉選擇:淺表腫瘤手術麻醉方式的選擇取決於患者全身情況,年齡,腫瘤的大小、部位和性質。對良性腫瘤,如範圍較小,可採用區域性浸潤麻醉、區域性阻滯麻醉,小兒可用基礎麻醉。對惡性腫瘤,如範圍較大,修復也較複雜,宜選用全身麻醉。

  切口設汁:淺表腫瘤位置比較淺在,切口的部位即為切除病變、整復外貌和功能的部位。切口設計除了能徹底切除病變組織外,還要求切口或創面癒合後產生極少的瘢痕,最低限度地減少繼發畸形和減輕對功能的影響。因此,設計切口應遵循整形外科原則,使縫合後切口線順應皮紋或皺紋方向,也可選擇沿髮際或沿面板與粘膜交界處切口,或在自然皺襞處切口,或選擇在隱蔽部位作切口。

  切除範圍:對良性淺表腫瘤,只要達到將病變組織切除徹底的切緣即可,儘量保留腫瘤周圍正常面板組織以便修復。對惡性淺表腫瘤,應根據腫瘤的性質、惡性程度、有無轉移,按需要切除病變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組織,以保障切除的徹底性,防止復發或減少復發機會。在顏面部,由於五官聚集,不適當的擴大切除易造成器官的畸形和功能障礙,故在考慮切除範圍時,既要保障病變組織的徹底切除,還要兼顧到術後保持較好的面容,減輕繼發畸形。

  無播散操作原則:淺表腫瘤的切除應遵循無菌、無創傷操作原則,在惡性淺表腫瘤,還需嚴格執行無播散操作原則。麻醉劑中加入適量腎上腺素可減少出血、延長麻醉作用時間,也可減少血行播散機會。切除病變組織多采用銳性剝離法,自血管、淋巴管迴流的近端開始,向遠端進行。切除病變組織的深度視浸潤波及情況的不同,決定是否需切除由中胚葉組織所構成的屏障,如皮下組織、筋膜、骨膜、軟骨膜等。術中避免擠捏腫塊,以免導致腫瘤組織播散移行。病變組織切除後,即時用大量等滲鹽水沖洗創面。手術野重新鋪置消毒巾單,更換手術人員的手術衣、手套及手術器械,然後再進行創面修復。

  創面修復:淺表腫瘤切除後創面修復應以簡單方便而又能達到較好修復結果的方法為原則。手術設計不宜過於複雜,以免增加過多切口瘢痕,影響外觀效果。病變切除應儘量減少正常面板的損耗,切口縫合後區域性應平整並防止出現新的畸形和麵部眼、鼻、口等器官與體表標誌的變形及移位。較小的腫瘤切除後可直接縫合,如若創面較大,拉攏縫合有較大張力,可行皮片或皮瓣移植修復。

  惡性腫瘤或複發性病變範圍較大者,宜首選皮片移植,以便一旦日後區域性有異常情況時能及早發現,區域性皮瓣可能導致腫瘤的播散,應慎用。鄰位皮瓣可用於顏面部器官部位的早期病變、切除也能較徹底的創面的即時修復。遠位皮瓣,除吻合血管的遊離皮瓣外,因手術次數多、療程冗長,除非有骨面、硬腦膜或其它重要組織外露必須以皮瓣修復的較大缺損,鄰近又無供皮條件的情況下才考慮應用,一般應作最後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