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參加聚會,別人詢問我的職業,“心理醫生”的回答總會讓大家瞠目結舌,從他們的驚訝和好奇我能感受到這個職業對於大家的陌生,看心理醫生自然更是稀奇事。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喜怒不形於色”,“城府深”等被社會認同崇尚的行為,讓我們恥於語言的表達,自然身體的表述就成了我們的習慣。人們已經習慣用軀體症狀去表達心裡的痛苦,像頭痛頭暈、失眠、胸悶心慌、腹脹胃疼等都是我們慣用的表達方式,也是被習俗允許的,家人會陪伴我們去看神經內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而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喜怒哀樂都形於色時,往往是被社會習俗不接納的,更談不上在情感和精神需求方面得到支援和照顧,甚至會被當做精神疾病,家人似乎也有種蒙羞的感覺。另外,既往的生物醫學模式僅關注軀體症狀,從細胞生化分子等微觀角度研究人體,然而人不是無機物組成的機械個體,人是有慾望、思維、情緒的有機生命體,軀體症狀往往是由情緒引起,而情緒的變化則是由認知和人格決定的。現代醫學心理學即是這樣一門學科:研究外在可觀察到的的軀體症狀和行為,以及與之相關的內部心理過程(情緒、認知、人格等)。
目前很多疾病的軀體化症狀和病態行為都是心理衝突的外在表現,比如在兒童期最常見的多動症和抽動症,兒童不會用語言表達內心世界,但會通過外在的行為和軀體症狀來表達,他們通過過多的行為動作,及不自主的擠眉弄眼,咧嘴、聳肩、腹部抽動等肌肉收縮來宣洩內心的衝突,這樣的孩子服用藥物短期內症狀雖然得到控制,但心理衝突是藥物無法解決的,所以患兒的軀體症狀會反覆出現。如趙某(化名),10歲,因為眨眼的症狀反覆就診於省級醫院兒科和眼科,服藥2年症狀未消除,後來轉到心理門診,經過家庭心理治療5次,家庭模式得以改變,患兒眨眼的症狀很快消失了,患兒媽媽最後感慨地說:“終於把孩子的病看清楚了,這兩年沒停過藥,不僅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還花了不少冤錢,要是早找到您孩子大人得少受多少罪啊!”。後來這位媽媽又介紹了幾位這樣的孩子就診。
成年人的抑鬱狀態患者除了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早醒外,頭暈頭痛、失眠、後背四肢疼痛、胸悶心慌、食慾不振、腹脹腹痛腹瀉、便祕、疲乏等軀體化症狀,也是臨床常見的就診症狀,經反覆檢查,沒有提示器質性疾病,對症用藥後效果欠佳,最後帶著試一試的想法就診心理門診意外獲得滿意效果,類似這樣的患者在心理門診很常見。比如張某(化名),男,40歲,胸悶心慌多年,並伴左側肢體麻木,反覆就診於省地級醫院心、腦科,沒有檢查出明顯器質性疾病,輸液治療療效欠佳,最後轉到心理門診,通過心理動力學治療,症狀很快消失,最後患者深有感悟的說:“真沒想到自己是心理衝突導致的軀體症狀,很早以前就知道有心理門診,但總覺得和自己很遙遠,以為那是看精神病的地方,這一次我是鼓足了勇氣,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才走進來,沒想到心理衝突解決後,身體的症狀也隨之消失了,要是早來這就不會花那麼多冤枉錢,承受那麼多痛苦了”。李某(化名),男,60歲,初診時身體疼痛明顯,汗出多,不斷用毛巾擦拭汗液,情緒煩躁低落,害怕暈厥不敢獨自出門,多次住院治療症狀未見改善,採用鍼灸治療後,疼痛出汗更明顯遂來診,經過心理動力學及認知行為治療10餘次,並配合中藥及抗抑鬱藥物,患者疼痛汗出症狀基本消失,社會功能恢復正常,能做家務,幫子女接送孩子上學,一家人親密溫暖其樂融融。
癔症患者除了誇張的情感表達,身體的表述同樣的驚人,發作時可見抽風、雙目上翻,胸悶、氣喘等症。王某(化名),女,26歲,日間反覆發作性恐懼,瀕死感,同時伴有心慌、胸悶、氣喘、頭暈、多汗、胃腸道不適等,每天發作多至10餘次,腦電圖、盧腦CT檢查均未見異常,多次就診於省級醫院神經內科,甚至住進ICU,仍然無法解決反覆發作的症狀,後來請心理門診會診,通過給予抗焦慮藥物,並且配合心理治療5次,症狀很快消失。張某(化名),女,22歲,因反覆發作性頭頸部後仰僵直、雙目上翻就診,頻繁時1月發作1次,每次發作肌注地西泮緩解,就診時已服用中藥9個月,仍反覆出現上述症狀,通過心理動力學治療5次,患者疾病未再發作,跟蹤隨訪半年正常工作生活,未復發。
可見,醫學心理學不僅僅研究慣常的情緒障礙,而且還涉及由情緒引起的軀體症狀、行為等。心理諮詢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思想教育,而是一種語言式的純天然治療,能起到藥物無法達到的治療作用。心理治療是在諮詢室內呈現患者的心理衝突,早年經歷,通過重塑心理結構,而使心理各部分間達到相對平衡,幫助來訪者化解心理衝突,外在的軀體症狀自然消失,最終提高我們的生命質量。
目前在國外看心理醫生是很平常的事,上到國家總統下到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心理醫生,他們會定期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清除精神垃圾,而心理學在國內處於起步階段,儘管我國各級醫院近年已陸續建立心理門診,仍然不被大家熟悉,似乎大家認為心理門診看的都是精神疾病,心理諮詢就是思想工作,很多屬於心理門診的疾病顯然就診臨床各科了,據科研人員臨床調查統計綜合醫院三分之二的患者應該就診心理門診。所以,心理學知識急待普及,我們繼續努力多角度多途徑為廣大患者提供心理救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