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都有什麼症狀_得了關節炎一般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其實,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一旦關節“氣數已盡”,就會引發各種關節病!關節痛是常見症狀,引起它的疾病也很多,以關節炎為例,就有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及大眾常說的“風溼”等。那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關節炎
夏季室外炎熱,大家會在室內猛吹空調,而且由於穿得少,很多人經常會出現關節不適。
關節是一個功能器官,長時間吹空調,感覺關節不舒服,主要是由於冷空氣一直對著某一部位吹,血管收縮,區域性組織供血變差,就會感到不適,但不會因此而患上關節炎。
關節受涼後,可進行桑拿、泡溫泉等活動,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關節的不適感。
關節的壽命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一般的健康壽命是60年。
如果有人活了80年,但關節用了60年就先“死”了,那後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
不過只要後天保養得當,原本只能“活”60年的關節,健康壽命能延長至少10年,甚至更長;但如果不注意保養,沒準用個40年就歇菜了,連平地走走都會痛。
可以把關節比作車,“寶馬和夏利的壽命當然不一樣。但如果寶馬你亂開,夏利你小心翼翼保養,那寶馬也用不了幾年,夏利倒沒準能跑上好幾年。
所以,關節要省著點使
那麼應該如何判斷是否得了關節炎呢?大家可通過五項標準進行辨別,即紅、腫、熱、痛、功能障礙。
紅:急性感染關節炎會出現關節紅腫。
腫:關節炎常見症狀,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熱:由於關節血運特別少,所以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就應該是涼的,比其他部位的體溫低,這是正常的。如果關節是熱的,甚至發燙,那就證明關節產生炎症,需要治療了。
痛:關節炎的最主要表現,關節炎的疼痛部位應該很明確,某個關節疼,其他部位不疼。
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
常見的關節炎主要分3種,它們的症狀和緩解方法都有很大不同,通過以下方法就能準確分辨你患的是哪種關節炎。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關節退變性疾病,多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女性多於男性,年齡越大患病越多,常伴有骨質增生。全身各個關節都可能發病,但以膝關節、手指關節多見。
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常為休息痛,表現為休息後出現疼痛,活動片刻即緩解,但活動過多後,疼痛又加劇。另一症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檢查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類風溼性關節炎
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
按照疾病整體的症狀表現分類
全身症狀
患者可能出現發熱、疲勞無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手足盜汗、全身不適感等。
關節疼痛
發病初期,患者常常感覺關節疼痛,並在晨起時感覺關節僵硬,持續半小時以上方可自如活動。發病的關節通常是對稱的,最常見於近側的指間關節,其次是雙手、腕部、膝蓋部位、手肘部位等等。
關節腫脹
由滑膜腫脹和關節腔積液導致的,患者此時的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均會受到限制。
關節畸形
患者此時會發生受累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外觀看起來有關節畸形。
其它
約有10%~15%的患者出現“類風溼結節”。
伴隨症狀
貧血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中度。
可併發骨質疏鬆、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抑鬱症、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腎損害等。
風溼病
“風溼”是生活中常被人提及的疾病。其實“風溼”和類風溼性關節炎不是一回事,而是傳統中醫對關節病的一種稱謂。風溼病在中醫又叫“痺”,其病因包括風、寒、溼、熱、燥等。在西醫中雖也有“風溼性關節炎”,但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卻完全不同。
臨床表現
1、風溼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型別,症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3、風溼病多是侵犯多系統的疾病,許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疊,症狀相似,如MCTD為這種表現的典型。
4、血清內出現多種抗體及免疫複合物(CIC),並可沉積於組織(面板,滑膜)或器官(腎,肝)內致病。
想要保護好關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減肥
對那些比較胖的人來說,膝關節就是“千斤頂”啊,想一想,一個奧拓的馬達,去拉悍馬車,肯定拉不動,車不會壞,但馬達會壞掉。比如跳繩,本就衝擊力較大,加上體重負擔,膝關節更加難以承受。
所以,減肥對養護關節可是很重要的。
游泳
對於普通人來說,對關節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游泳。在水裡人體是與地面平行的,各個關節基本不負重,對心臟來說,地心引力也最小,對心臟也很有好處。
像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多游泳,對全身都好。不會游泳的老人就在水中走一走,藉助於水的浮力,既活動了,對膝關節的磨損也降低了。
適量補鈣
牛奶及豆製品,鈣含量豐富,利用率又高,應注意補充。
蝦皮、芝麻醬、海帶、核桃、瓜子、土豆等,可增加鈣質攝入,也有利於膝關節的保護。
多一些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照射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養成良好習慣
女孩子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輕關節的磨損。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在辦公室感到足部很疲勞時可以換一雙平底鞋。
老年人不宜提重物,不宜爬高、搬重物,以免造成關節損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