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這次是專門過來感謝你們的,謝謝你們治好了我閨女的尿床。”一位患兒家長剛踏進我們小兒遺尿專科門診就激動地說。
原來,他的女兒今年已經10歲,一直飽受尿床的困擾,6、7歲時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大點就好了。但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尿床非但沒有好,還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孩子整天壓力很大,晚上害怕尿床休息不好,白天上課沒精神,更嚴重的是孩子越來越自卑,缺乏自信,本來很活潑的小姑娘,性格越來越孤僻,不願和同學一起玩,害怕尿床的事讓同學老師知道,學校組織夏令營等集體活動從來不敢參加。家長這才認識到遺尿症的嚴重性,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都說沒有看這個病的醫生,兒內科說內科看不了得看外科,外科說我們外科也看不了,建議去北京上海看看。聽說你們有小兒遺尿專科門診,急忙帶孩子來診治,經過半年的治療,孩子的遺尿症治癒了,現在越來越自信,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其實,孩子3週歲後,仍持續尿床就需要提高警惕,孩子5週歲以後,無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兒童,在睡眠中出現不自主的漏尿現象,至少每週2次並持續≥3個月,就一定要看醫生!
遺尿的危害有哪些呢?
很多家長認為每個孩子都會尿床,所以這個不是病。事實上遺尿雖不會直接造成急性傷害,但長期夜間遺尿給孩子和家庭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部分兒童可能伴有心理、行為及其他系統問題,不利於身心成長。建議一旦確診遺尿,應積極尋找原因並治療,切勿忽視或者等待。
有多少孩子患遺尿症?
16%的5歲兒童、10%的7歲兒童、5%的11~12歲兒童患夜遺尿;每年有15%的遺尿症兒童可自然痊癒,15歲以後降至1-2%,約0.5%~2%仍會持續至成年期。
遺尿症為什麼更關注5歲以上的孩子?
排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複雜反射活動。
排尿期時,排尿中樞發出神經衝動傳至骶髓副交感神經下運動神經元,下運動神經元發出神經纖維到達膀胱使逼尿肌收縮,同時胸段交感神經受到中樞抑制,膀胱頸、後尿道鬆弛,促進排尿。
小兒由於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對基本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所以排尿頻繁、夜間容易發生遺尿,乃至失禁。3歲以後才能自我控制。3歲至5歲中間還有2年的緩衝時間,如果超過5歲仍然尿床,家長就要就診尋找原因,積極治療啦。
遺尿症的病因有哪些?
遺尿症與遺傳因素、膀胱功能不良、覺醒障礙、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抗利尿激素分泌節律失調、心理因素等有關。其中最常見的原因為:
兒童的膀胱肌肉發育比正常緩慢
兒童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小
兒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產生大量尿液
五歲以上孩子仍尿床怎麼辦?
一旦確診孩子是遺尿症,除了按照醫生的醫囑治療外,生活改善對遺尿症的治療也至關重要。生活改善一方面是遺尿症藥物或報警器治療同時重要的輔助手段,不注意生活改善,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約有20%左右的孩子僅通過生活改善就可告別遺尿症。
生活改善的要點包括:
1、生活作息有規律:熬夜或不規律的生活會使尿床的症狀惡化,要注意早睡早起並在固定時間吃飯,早飯和午飯要吃飽。晚飯要早吃、少吃,晚飯後儘可能間隔2-3小時再睡覺。
2、注意水分的攝入:睡前攝入過多的水分有可能導致尿床,但水分對於人體來說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請在早飯和午飯中攝取足夠的水分,午飯之後要適量控制水分(果汁、茶、牛奶等)的攝入,晚飯後至睡覺前請將水分攝入控制在200ml左右。
3、控制鹽分的攝入:攝入過量的鹽分會導致口渴使人攝取過量的水分,從而誘發尿床,而且,攝入過量的鹽分後,即使沒有攝入過量的水分也會誘發尿床。
4、注意便祕:便祕是指大便次數過少(每週兩次以下)或排便不暢(伴有出血或疼痛),大便大量堆積在大腸內時會壓迫膀胱,有可能會因此而導致尿床。請儘可能多食用一些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豆類和薯類。
5、睡前上廁所:養成睡前上廁所的習慣。上床30分鐘-1小時後仍無法入睡時記得再去上一次廁所。
6、睡眠時注意防寒(不受涼):寒冷會導致尿量增加和膀胱縮小。特別是在冬天,睡眠時可以多穿一層內衣並穿上襪子,保證身體不會受涼。
7、不要在半夜強行叫孩子上廁所:家長在半夜將孩子叫起來去上廁所並不會對遺尿症的治療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會打擾睡眠、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不過在外出住宿時,作為緊急應對措施可以在半夜時起床上廁所。
8、孩子出現尿床絕不能打罵:研究發現,長時間尿床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心理壓力,年齡越大越壓力越大。所以家長們要正確面對孩子的尿床,不要再加重孩子的壓力,積極給孩子治療,多給孩子關愛、多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