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退休的王阿姨卻更忙起來:今天和老同事一起游泳爬山、明天和閨蜜一起逛街、時不時的還跳跳舞打打太極,這小日子過的可潤了。不過就是有一件事讓她很頭疼,就是她這左肩膀經常地疼,已經兩年多了,最近疼的晚上都睡不好,吃止痛藥的量也越來越大了。家人很著急,當地大小醫院不止去了一趟,大夫的診斷都是一樣:肩周炎。正好家附近有個按摩診所,王阿姨就天天去按摩,可一連一個星期,疼不但沒減輕不說,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家人這回可著急了,趕快帶著她去聊城二院看病。在一系列的查體、檢查之後,大夫給的診斷是:肩袖撕裂。“肩袖撕裂?這是啥病啊?我不是肩周炎嗎?”面對劉阿姨一連串的問題,大夫開始耐心的一一為她解答。
大夫的一席話也得王阿姨對肩關節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肩部疼痛很多人都經歷過,尤其是老年人,大家都知道“肩周炎”這種病,長期以來,許多人都習慣肩關節一疼就給自己扣上肩周炎的帽子。就這樣,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和正確的診斷,很多人在治療的路上越走越遠。而實際上,引起肩關節疼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肩周炎、肩袖撕裂、肩部撞擊、盂脣損傷等等,尤其是肩袖撕裂,經常容易和肩周炎混淆,連一些經驗不足或專業技術不強的外科醫生都會造成誤診,而這兩個病的治療在本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一旦不在意或者被誤診,只能使肩袖撕裂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肩周炎,全稱為肩關節周圍炎,又被稱為
“凍結肩”等,由於多發生於50歲上下的中老年人,因此也被稱為“五十肩”,是以肩關節疼痛為主,繼之發生運動障礙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這個病的特點是疼痛嚴重、廣泛。主要表現是肩疼,肩抬不起來,各個方向轉動受限,嚴重時甚至連梳頭穿衣服都受到影響。肩袖撕裂是運動醫學範疇的疾病,肩袖是附著在肩關節周圍的四塊肌肉,像袖口一樣包著肩關節。它們保護肩關節,維持關節的穩定,負責完成肩關節的活動。肩袖由4塊肌肉和它們的附屬肌腱構成。這4塊肌肉是崗上肌、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它們起於肩胛骨,共同形成一個腱性單位,然後止於肱骨大結節。肩袖起著上舉和旋轉上臂並使肱骨頭穩定於肩關節內。大多數撕裂發生在崗上肌,但其他肌肉也有累及。肩袖撕裂是成年人肩痛和活動障礙的常見原因。可因急性創傷、慢性勞損造成肩袖組織的撕裂產生肩關節疼痛。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肩關節疼痛,當肩關節活動到某一角度時會覺得疼痛或無力,胳臂抬不起來。天天大範圍的活動肩關節:手爬牆、拉吊環、抬肩摸對側耳朵等等,外加推拿、理療、按摩……但是肩疼卻不見好轉,每次運動後疼痛還會加重。一般肩周炎往往一至兩年就好轉了,可他們卻越來越嚴重,最後去專業醫生那裡檢查,才被告知是得了肩袖撕裂這種疾病。聽到這裡,王阿姨又有問題了:“我也沒受過什麼傷啊,這好端端的肩袖怎麼就撕裂了呢?”大夫微微一笑,接著說:肩袖損傷是急性撕裂和慢性勞損兩種原因造成的,急性撕裂傷常見於摔倒時肩、肘部支撐以及外部暴力撞擊、牽拉等。而慢性勞損往往沒有外傷史,這是因為肩關節大概在60至90度的位置活動時,都在受到磨損。比如用滑鼠、老師寫板書、畫家拿筆、自由泳時候擺臂等等都是在這個姿勢。而被磨損部位又比較缺乏血液運輸,也就不容易自己修復,長久累積,最終就造成了肩袖的損傷甚至造成撕裂。“哦,原來是這樣啊。”王阿姨這回明白了。“不過,聽您剛才說的,這兩種病都是肩關節疼和活動受影響,您又怎麼認定我得的是肩袖撕裂而不是肩周炎呢?”“這也是被誤診的問題所在”大夫沉吟了一下,接著說下去:“這兩種病表面上看似乎確實有相似之處,但是仔細分辨還是有不同的。肩袖撕裂與肩周炎最主要的區別是:患肩袖撕裂的人,早期肩膀是可以抬上去的,往上抬的時候在某個角度疼,通常是位於60-120度,抬過去就不疼了,只有撕裂的特別大了才會抬不起來。患肩周炎的病人,胳膊抬不起來,越往上抬越疼。通人可以利用這個區別做先行鑑別。“這下我徹底明白了,那該怎麼治呢?”劉阿姨對這病從不在意轉變成為擔心了。大夫示意她放鬆:“在治療上,肩周炎平時可以進行一些鍛鍊,比如:爬牆、鐘擺運動、吊單杆等等並輔助服用或外貼消炎藥以減輕疼痛,理療和冰敷對止痛和消炎是比較好的。真正的肩周炎是可以自愈的病,一般來說一年左右就自己好了,但如果得病時間特別長,兩年以上的仍不見好轉,那就要考慮可能不是肩周炎了。如果是肩袖撕裂具體要看撕裂的情況,如果是部分撕裂或者小撕裂,可以通過肌肉力量練習或者避免重複誘發疼痛的動作等方法保守治療。如果撕裂本身比較大了,或者保守治療6個月以上起不到作用的時候,就該進行手術治療了。現在一般都是肩關節鏡下的微創治療技術,創傷小、患者痛苦少、配合術後的康復鍛鍊,一般恢復的效果都是比較好的。聽了大夫的一席話,王阿姨決定進手術治療,以徹底擺脫困擾她多年的肩膀疼。
現在,距王阿姨做完手術已經一個多月了,通過手術和術後鍛鍊,王阿姨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笑容。不過她現在逢人就講她這次看病的經歷,這真是遲到的肩袖撕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