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的區別
腹主動脈瘤,就是腹主動脈區域性某個地方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區域性比較薄弱,那麼腹主動脈內部壓力作用下區域性向外膨出就形成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腹主動脈血管壁中間層損壞了,可以是囊性壞死或者退行性變,而內膜受損時候,腹主動脈內的血流在血壓壓力下進入腹主動脈血管壁,因為中間層損壞了,血流進入以後進一步把這個中間層撕裂開,原先腹主動脈血管腔那個是真腔,而腹主動脈血管壁內的中間層撕裂開血流進入形成一個假腔,就是所謂的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了。
主動脈夾層:
又稱為主動脈夾層分離,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主動脈夾層血腫。主動脈夾層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通過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而形成的血腫,並非主動脈壁的擴張,有別於主動脈瘤,過去此種情況被稱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現多改稱為主動脈夾層血腫,或主動脈夾層分離,簡稱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預後
多數病例在起病後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在開始24小時內每小時死亡率為1%~2%,視病變部位、範圍及程度而異,越在遠端,範圍較小,出血量少者預後較好。
主動脈夾層病因
1、高血壓:主動脈夾層患者中約50%以上有高血壓。尤其是長期和重度高血壓可增加血流動力對主動脈壁的衝擊,並使主動脈營養血管處於痙攣受壓狀態,引起中層平滑肌缺血、變性、壞死和彈性纖維斷裂、纖維化及內膜破裂,最後形成夾層血腫。
2、結締組織遺傳缺陷性疾病:如馬方(Marfan)綜合徵、埃-當(Ehlers-Danlos)綜合徵、先天性主動脈縮窄、二葉主動脈瓣及二尖瓣脫垂等患者常有主動脈壁結締組織遺傳性缺陷,表現為主動脈中層膠原和纖維組織變性,繼之發生囊性壞死和內膜缺乏支撐,易致內膜破裂和形成夾層血腫。
3、動脈粥樣硬化:常發生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高齡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內腔破潰,可形成夾層血腫。
4、其他:嚴重主動脈外傷、炎症(梅毒性主動脈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妊娠末期和介入性心血管診療操作時等,均可引起主動脈夾層血腫。
主動脈夾層病理變化
基本病變為囊性中層壞死。動脈中層彈性纖維有區域性斷裂或壞死,基質有粘液樣和囊腫形成。夾層分裂常發生於升主動脈,此處經受血流衝擊力最大,而主動脈弓的遠端則病變少而漸輕。主動脈壁分裂為二層,其間積有血液和血塊,該處主動脈明顯擴大,呈梭形或囊狀。病變如涉及主動脈瓣環則環擴大而引起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變可從主動脈根部向遠處擴延,最遠可達髂動脈及股動脈,亦可累及主動脈的各分支,如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腎動脈等。
冠狀動脈一般不受影響,但主動脈根部夾層血塊對冠狀動脈開口處可有壓迫作用。多數夾層的起源有內膜的橫行裂口,常位於主動脈瓣的上方,裂口也可有兩處,夾層與主動脈腔相通。少數夾層的內膜完整無裂口。部分病例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破裂處都在升主動脈,出血容易進入心包腔內,破裂部位較低者亦可進入縱隔、胸腔易進入心包腔內,破裂部位較低者亦可進入縱隔、胸腔或腹膜後間隙。慢性裂開的夾層可以形成一雙腔主動脈,一個管道套於另一個管道之中,此種情況見於胸主動脈或主動脈弓的降支。
主動脈夾層臨床表現
視病變部位而不同,主要表現如下:
(一)疼痛
多數患者突感胸部疼痛,向胸前及背部放射,隨夾層涉及範圍而可以延至腹部、下肢及頸部。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起病後即達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樣。少數起病緩慢者疼痛可以不著。
(二)高血壓
患者因劇痛而有休克外貌,焦慮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心率加速,但血壓常不低或者增高,如外膜破裂出血則血壓降低。不少患者原有高血壓,起病後劇痛使血壓更增高。
(三)心血管症狀
①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夾層血腫涉及主動脈瓣環或影響心瓣-葉的支撐時發生,故可突然在主動脈瓣區出現舒張期吹風樣雜音,脈壓增寬,急性主動脈瓣返流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②脈搏改變,一般見於頸、肱或股動脈,一側脈搏減弱或消失,反映主動脈的分支受壓迫或內膜裂片堵塞其起源。
③胸鎖關節處出現搏動或在胸骨上窩可觸到搏動性腫塊。
④可有心包摩擦音,夾層破裂入心包腔可引起心包堵塞。
⑤胸腔積液,夾層破裂入胸膜腔內引起。
(四)神經症狀
主動脈夾層延伸至主動脈分支頸動脈或肋間動脈,可造成腦或脊髓缺血,引起偏癱、昏迷、神志模糊、截癱、肢體麻木、反射異常、視力與大小便障礙。
(五)壓迫症狀
主動脈夾層壓迫腹腔動脈、腸繫膜動脈時可引起噁心、嘔吐、腹脹、腹瀉、黑糞等症狀;壓迫頸交感神經節引起霍納(Horner)綜合徵;壓迫喉返神經致聲嘶;壓迫上腔靜脈致上腔靜脈綜合徵;累及腎動脈可有血尿、尿閉及腎缺血後血壓增高。
腹主動脈瘤
是腹主動脈壁的擴張膨出。腹主動脈瘤發生後可逐漸增大,最後破裂出血,導致病人死亡。腹主動脈瘤主要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女之比為10:3。常伴有高血壓病和心臟疾病,但年輕人也偶爾可見。男性多於女性。腹主動脈瘤的發生主要與動脈硬化有關,其它少見原因是主動脈先天發育不良、梅毒、創傷、感染、大動脈炎、Marfan綜合徵等。
疾病病因
其常見的病因有動脈粥樣硬化,動脈中層囊性變性、梅毒性、先天性、創傷性及感染性。
其中以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病因。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後,中層彈性纖維斷裂,管壁薄弱,不能耐受主動脈內血流壓力而發生區域性膨大,形成主動脈瘤。由於動脈瘤承受的血流壓力較大,使動脈瘤逐漸擴大,並可壓迫臨近器官,甚至侵蝕胸骨、肋骨或向體表膨出,成為搏動性腫塊。在膨大的瘤部,血流減慢,形成渦流,可產生附壁血栓。患者可因動脈瘤嚴重壓迫重要臟器或自行破裂而死亡,囊性的動脈瘤較梭形的更容易破裂。
臨床症狀
50歲以前少見,最常見於60―80歲之間的男性。
1、多數患者無症狀,常因其他原因查體而偶然發現。典型的腹主動脈瘤是一個向側面和前後搏動的膨脹腹主動脈瘤性腫塊,約50%患者伴有血管雜音。
2、疼痛:為破裂前的常見症狀,多位於臍周及中上腹部。動脈瘤侵犯腰椎時,可有腰骶部疼痛,若近期出現腹部或腰部劇烈疼痛,往往預示瘤體瀕臨破裂。腹部包塊:最重要的體徵是臍周或上中腹部有膨脹性搏動的包塊,除非患者肥胖,一般均可觸及,有壓痛及細震顫,還可聽到收縮期雜音。股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3、破裂:可為致命性併發症的初發症狀,最常見為瘤破裂,血液從瘤破入腹腔,所幸破入腹膜後腔者更為常見,該部出血較為緩慢。腹痛及失血休克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患者多可就醫,偶爾出血侷限,患者可有腹痛,發熱、輕至中度失血,往往再次破裂。還可破入下腔靜脈,產生主動脈靜脈瘻,出現連續性雜音,高心排出量及心力衰竭。偶爾可入十二指腸引起胃腸道出血。
4、其他嚴重併發症:瘤內偶可形成急性血栓。腹主動脈瘤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碎片可造成下肢栓塞。十二指腸受壓可發生腸梗阻,下腔靜脈阻塞可引起周圍水腫。繼發性細菌感染罕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