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缺血性壞死(Köhler病)
1908年Köhler首先描述本病,因此稱之為Köhler病,系足舟骨在X線片上可見扁平、硬化和不規則性稀疏的一種自愈性疾病。好發於3~7歲兒童,男性多於女性(4:1),雙側發病者約佔1/4~1/3,常被誤診為感染。
一、 病因
本病病因與機械外力有關。Köhler等認為,跗舟骨是足骨中最後骨化的跗骨,它構成足內側縱弓的頂點,是足部應力集中的部位,這表明跗舟骨骨化中心負載很大。若骨化中心出現遲緩,或在其生長最快階段受到外傷或疲勞損傷,擠壓到骨化中心,使進入舟狀骨中心動脈的血供中斷,就會導致足舟骨缺血性壞死。活檢顯示:舟骨內有壞死區,並同時見到死骨吸收和新骨形成。
二、症狀和體徵
主訴足部疼痛和跛行,負重時疼痛加重。檢查是科發現足背和足內側有腫脹,壓痛,中足活動受限。可有脛後肌腱附著點炎症性改變。
三、影像學表現
X 線顯示舟骨骨質緻密、硬化、變窄和破壞,外形不規則,甚至碎裂;舟骨與距骨和楔骨的間隙增寬;可能伴急性骨折;足背見輕度軟組織腫脹。晚期可表現為關節退行性改變。數年後,除舟骨扁平外,外形基本恢復正常。
CT 和 MRI 不是必須的檢查,除非疼痛持續或者診斷存在問題。
四、治療與預後
間歇性症狀在診斷後可持續數年。避免跑跳和長時間負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為主要治療藥物,足縱弓鞋墊支援和肢體制動可以減緩疼痛。極少需要手術治療,有作者報告採用跗內側動脈植入治療Köhler病,據稱療效滿意。
此病多為自限性,通常可自愈。最快6個月內修復,多數需要1-3年,絕大多數患者在足部發育成熟以前舟骨可完全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畸形或殘疾。舟骨可能在症狀減輕後發生畸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