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崴腳”
“踝關節韌帶損傷”,是生活或運動的常見損傷,嚴重的可以導致踝關節骨折。而對於沒有骨折的人群,一般重視不夠,沒有予以正確的固定、功能鍛鍊,急性期腫脹、疼痛消退後,多數人就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了,有的甚至開始劇烈活動,結果導致“崴腳”反覆發生,反覆腫脹與疼痛。“因為我能夠活動,所以,不可能有骨折”; “還能走,沒必要立即治療” “如果有了足踝部外傷,應立即給予熱敷”等等觀點都是不正確的。因為足踝關節的結構非常嚴謹,既要滿足行走、工作的活動範圍,又要保持在活動中的穩定,周圍的韌帶發揮重要的作用。
韌帶損傷後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會進而產生外踝疼痛綜合症、距骨骨軟骨損傷、踝關節慢性滑膜炎、跗骨竇綜合徵甚至踝關節功能性不穩定。所以,當“崴腳”時,應當立即制動,應用冰敷防止腫脹,將用毛巾包裹的冰袋,環繞在受傷部位。一般每次冷敷20分鐘,40分鐘後可迴圈一次。受傷後用彈力繃帶簡單固定,但是,繃帶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肢體遠端的血運,導致組織或肢體壞死。抬高患肢,將受傷的足踝放置在高於心臟的部位,這樣可以減輕腫脹,緩解疼痛。諮詢專業醫生尋求治療方案。一般即使沒有骨性損傷,仍建議應用活動性支具固定並配合功能鍛鍊。
2 “後跟痛”
“跟痛症”,多見於中老年人或喜歡運動、行走的年輕人。為表現為清晨醒後位於腳底後跟內側的疼痛,多位鈍痛,下床剛行走時最痛。活動後可以緩解,但是隨走路增加而再發,有的患者在下午加重。這種疾病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多是由於跟骨後內側的骨質增生(俗稱“骨刺”),隨著年齡的增加跟骨脂肪墊的萎縮或慢性炎症,跖腱膜跟骨起點反覆牽拉損傷後的炎症,足底神經的卡壓等等。但是目前仍沒有一種很好的確證手段,診斷與治療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生的經驗。
一般來講,清晨醒後下床負重前足踝關節與跖腱膜的背伸牽拉訓練配合區域性應用消炎止痛藥物可以獲得一定的改善。儘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區域性炎症,緩解疼痛。目前還可以應用特殊的足跟支具,減輕跖腱膜的張力。必要時可以嘗試區域性封閉療法。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將“骨刺”切除或神經鬆解。
3 “大腳趾”
醫學稱之為“[外翻”,有的學者認為是於人類直立行走、穿高跟鞋有關的疾病。表現為大腳趾的內側突出、有時受鞋子摩擦而紅、腫、痛;大腳趾向外側偏斜,嚴重的第二趾“騎跨”在大腳趾上。這類患者有時不僅疼痛在大腳趾,有時還會有腳底板的疼痛並有“老繭”形成。還可以伴發其他足部畸形:扁平足、錘狀趾等。實際上,拇外翻的原因可能較多,遺傳、骨性結構與韌帶結構的異常、不合適的鞋子等等都可以造成或加重。相對來講,女性由於韌帶結構較弱、經常穿尖頭高跟鞋而發病率較高。
預防手段在於應用合適的鞋子,拇趾的肌力訓練、佩戴特殊的矯形支具等。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就要手術治療了。手術方式種類非常多,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X線片的畸形角度、運動量、審美標準等因素來選擇與制定。但是需要切記的是拇外翻手術不是整形手術,沒有必要為追求單純外形的漂亮而採取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