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楊國棟

  診斷標準

  一、主要標準

  1、 臨床症狀、體徵和病史:以腹股溝和臀部.大腿部位為主關節痛,髖關節內旋活動受限,有髖部外傷史.皮質類固醇應用史.酗酒史。

  2、X 線片改變:股骨頭塌陷,不伴關節間隙變窄;股骨頭內有分界的硬化帶;軟骨下骨有透 X 線帶(新月徵,軟骨下骨折)。

  3、核素掃描示股骨頭內熱區中有冷區。

  4、 股骨頭 MRI 的 T1 加權相呈帶狀低訊號(帶狀型別)或 T2 加權相有雙線徵。

  5、骨活檢顯示骨小樑的骨細胞空陷窩多於 50%,且累及鄰近多根骨小樑,有骨髓壞死。

  二、次要標準

  1、X 線片示股骨頭塌陷伴關節間隙變窄,股骨頭內有囊性變或斑點狀硬化,股骨頭外上部變扁。

  2、核素骨掃描示冷區或熱區。

  3、MRI 示等質或異質低訊號強度而無 T1 相的帶狀型別。

  符合兩條或兩條以上主要標準可確診。符合一條主要標準,或次要標準陽性數≥4(至少包括一種 X 線片陽性改變),則可能診斷。

  各診斷方法要點

  可通過詢問病史、臨床查體、X 線攝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掃描、計算機體層成像(CT)等方法對股骨頭壞死進行診斷。

  一、臨床診斷

  應仔細詢問病史,包括髖部外傷、應用皮質類固醇、飲酒或貧血史等。對臨床症狀要明確疼痛部位、性質、與負重的關係等。查體應包括髖關節旋轉活動情況。

  股骨頭壞死早期臨床症狀並不典型,內旋髖關節引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股骨頭塌陷後,可出現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

  體徵 : 區域性深壓痛,內收肌止點壓痛,部分病人軸叩痛可呈陽性。早期由於髖關節疼痛、Thomas 徵、4 字試驗陽性;晚期由於股骨頭塌陷、髖關節脫位、Allis 徵及單腿獨立試驗徵可呈陽性。

  其他體徵還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可以縮短,肌肉萎縮,甚至有半脫位體徵。伴有髖關節脫位者還可有 Nelaton 線上移,Bryant 三角底邊小於 5 cm,Shenton 線不連續。

  二、X 線攝片

  X 線片對早期(0、I 期)股骨頭壞死診斷困難,對 II 期以上的病變則可顯示陽性改變,如硬化帶、透 X 線的囊性變、斑點狀硬化、軟骨下骨折及股骨頭塌陷等。推薦取雙款後前位(正位)和蛙式側位進行 X 線攝片,後者能更清楚顯示股骨頭壞死區的改變。

  三、MRI

  典型股骨頭壞死的 T1 加權相改變為股骨頭殘存骨骺線,臨近或穿越骨骺線的蜿蜒帶狀低訊號區,以及低訊號帶包繞高訊號區或混合訊號區。T2 加權相可出現雙線徵(double line sign)。

  專家建議的掃描序列為 T1 及 T2 加權,對可疑病灶可另加 T2 抑脂或短 T1 反轉恢復(STIR)序列。一般採用冠狀位與橫斷面掃描,為了更精確估計壞死體積,以及更清楚顯示病灶,可另加矢狀位掃描。軋增強 MRI 對早期股骨頭壞死檢測特別有效。

  四、核素掃描

  核素掃描診斷早期股骨頭壞死敏感性高而特異性低。採用 99 鎝二磷酸鹽掃描若出現熱區中有冷區即可確診。但單純核素濃度(熱區)則應與其他髖關節疾病鑑別。此檢查可用於篩查病變及尋找多部位壞死灶。單光子發射體層成像(SPECT)可增強敏感性,但特異性仍不高。

  五、CT

  對於 II、III 期病變,CT 檢查可清楚顯示壞死灶的邊界、面積、硬化帶、病灶自行修復及軟骨下骨等情況。CT 顯示軟骨下骨折的清晰度與陽性率優於 MRI 及 X 線片,加用二維重建可顯示股骨頭冠狀位整體情況。CT 掃描有助於確定病灶及選擇治療方法。

  鑑別診斷

  對具有類似的 X 線改變或 MRI 改變的病變,應注意鑑別。

  一、具有類似 X 線改變疾病的鑑別診斷

  1、中、晚期骨關節炎:當關節間隙變窄,出現軟骨下囊性變時可能會混淆,但其 CT 表現為硬化並有囊形變,MRI 改變以低訊號為主,可據此鑑別。

  2、 髖臼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股骨頭包裹不全,髖臼線在股骨頭外上部,關節間隙變窄、消失,骨硬化、囊變,髖臼對應區出現類似改變,與 ONFH 容易鑑別。

  3、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常見於青少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受累,其特點為 HLA-B27 陽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難鑑別。部分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合併 ONFH,股骨頭可出現塌陷但往往不嚴重。

  4、類風溼關節炎:多見於女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常見股骨頭關節面及髖臼骨侵蝕,鑑別不難。

  二、具有類似 MRI 改變疾病的鑑別診斷

  1、暫時性骨質疏鬆徵(ITOH):可見於中年男女性患者,屬暫時性疼痛性骨髓水腫。X 線片示股骨頭、頸甚至轉子部骨量減少。MRI 可見 T1 加權相均勻低訊號,T2 加權相高訊號,範圍可至股骨頸及轉子部,無帶狀低訊號,可與 ONFH 鑑別。此病可在 3-6 個月內痊癒。

  2、軟骨下不全骨折:多見於 60 歲以上老年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表現突然發作的髖部疼痛,不能行走,關節活動受限。X 線片示股骨頭外上部稍變扁,MRI 的 T1 及 T2 加權相顯示軟骨下低訊號線,周圍骨髓水腫,T2 抑脂相顯示片狀高訊號。

  3、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多發於膝關節,髖關節受累少見。累及髖關節的特點為:青少年發病,髖部輕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關節活動輕度受限。CT 及 X 線攝片可顯示股骨頭、頸或髖臼皮質骨侵蝕,關節間隙輕、中度變窄。MRI 示廣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訊號均勻分佈。

  4、股骨頭挫傷:多見於中年有髖關節外傷史患者,表現為髖部痛及跛行。MRI 位於股骨頭內的 T1 加權相中等強度訊號、T2 加權相高訊號,內側較多。

  5、滑膜疝窪(synovial herniation pit):此為滑膜組織增生侵入股骨頸部皮質的良性病變,MRI 示 T1 加權相低訊號、T2 加權相高訊號的小型圓形病灶,多侵蝕股骨頸上部皮質,通常無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