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臍環突出的疝稱為臍疝(umbilical hernia),腹中線上緊靠臍環上緣或下緣的白線裂隙脫出的的疝稱臍旁疝,通常也歸為臍疝。臍疝在臨床上分為嬰幼兒臍疝和成人臍疝兩種,前者遠較後者多見。發病率可能與種族有關,在非洲人種中常見。白色人種的發病率在1.9-18.5%。嬰幼兒臍疝常發生在1歲以內,女孩多於男孩,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的發病率較高。Bechwith-Wiedemann綜合徵、Down氏綜合症等患兒易發生。成人臍疝多見於40歲以上女性,尤以肥胖者多見,男女比例約為1∶3。
一、病因和病理
臍位於腹部正中線偏下方的位置,相當於第3-4腰椎椎體之間高度。是胚胎體壁發育過程中於前腹壁中央遺留下的痕跡。胚胎第12周,腹壁在中央匯合形成臍環,為原腸與卵黃囊之間相連線的卵黃管的通道,也是臍動、靜脈和臍尿管通道,是腹膜融合最晚處。胎兒娩出後,臍帶被結紮,臍動、靜脈血栓化,由腹白線形成的臍環即自行閉鎖,區域性形成緻密的臍筋膜。臍部的面板較薄,皮下無脂肪組織。面板、筋膜和腹膜直接相連,是腹壁天然的薄弱區域,在腹壓的作用下也成為腹外疝的好發部位之一。嬰幼兒臍疝多發在臍帶殘端脫落後數天或數週後出現。由於腹壁筋膜在臍帶血管穿出處未融合,臍部疤痕未完全關閉或太薄弱,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存在缺損,在嬰兒哭鬧或咳嗽時,腹部膨大,白線過度牽伸,使未閉合臍環更加增寬,腹腔內容物經臍環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成人臍疝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除極少數是嬰幼兒臍疝的持續或復發外,通常都是後天性疾病,患病率佔所有成人腹壁疝的6%,其病因除臍環閉鎖不全或臍部結締組織薄弱外,在各種使腹腔內壓增高的因素,如妊娠、慢性咳嗽、腹水等作用下,腹壁過度牽拉,臍疤痕逐步膨出而形成。
二、臨床表現
嬰幼兒臍疝多屬易復性疝,臨床表現為臍部可見一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安靜臥位時腫塊消失,做增加腹內壓力動作時(如哭鬧、咳嗽、站立等)腫塊增大而緊張,用手輕壓腫塊可使疝內容物縮小或消失,常可摸到未閉的臍環。腫塊通常位於臍環的右上方,因此處原為臍血管通過之處,組織較薄弱。疝囊頸一般不大,但由於臍僅由一些較薄的疤痕組織所組成,極少發生嵌頓或絞窄。有時,嬰幼兒臍疝的覆蓋組織可因外傷或感染而潰破。疝環直徑多為1cm左右,2~3cm者較為少見。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個別可有區域性膨脹不適感。
成人臍疝多以臍旁疝為主,故疝塊常位於臍的上或下方,常呈半球形,柔軟,咳嗽時有衝擊感,巨大臍疝可向下懸垂,疝內容物早期多為大網膜,後期小腸或結腸隨之疝出。腫塊回納後可觸及臍部圓形疝環。與嬰幼兒臍疝不同,大多數病人由於牽扯而感上腹部隱痛等不適,有時還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由於疝環周圍組織堅韌而邊緣銳利,且疝內容物易與疝囊粘連,易發生嵌頓或絞窄。孕婦或肝硬化腹水者如伴發臍疝,有時候可出現外傷性或自發性穿破。
三、治療
(一)嬰幼兒臍疝
正常情況下,嬰兒臍環在出生後可自發的繼續縮窄,一般在2年內完全閉合而可使臍疝自愈。因此,對於嬰幼兒臍疝,如無特殊情況,早期均應採取積極的非手術治療。2歲以後若臍環直徑仍大於1.5-2cm,且觀察期內缺損進行性增大,發生嵌頓、破潰等情況,應考慮手術治療。通常情況下若4歲或以上年齡的臍疝仍未自愈,可選擇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可採用膠布貼上或硬物(硬幣)堵蔽臍環等方法。前者用紗布墊頂住臍部,使臍內陷,然後寬條膠布將腹壁兩側向腹中線拉攏,貼敷固定以防疝塊突出,使腹壁中線處面板成一縱槽,臍孔得以逐漸癒合閉鎖。後者可用指端頂住臍部,使臍疝回納腹腔,用無菌棉球填塞臍窩,再將大於臍環的圓形硬幣或衣釦用紗布包裹,壓迫疝環,再用透明敷貼或膠布貼上固定,每隔1-2周更換一次敷貼。使用膠布有時可能刺激面板出現水泡,貼上之前可先用安息香酊塗擦面板,這樣可增加膠布粘度,減少面板刺激反應。此外,也可選擇臍疝帶或腹帶治療。
幼兒切除肚臍可能會對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因此嬰幼兒臍疝手術採用保留臍部的手術方法。手術在全麻下進行。沿臍疝下方1-2cm處作弧形切口,分離皮下組織,顯露腹直肌前鞘,疝環和疝囊,正中切開腹白線,遊離疝囊,回納疝內容物,將疝囊從臍部面板下面切除後,縫合腹膜,以不吸收縫線間斷縫合兩側的腹直肌鞘緣,逐層縫合面板。
(二)成人臍疝
成人臍疝不能自愈,需採取手術治療。
傳統的手術方式為單純縫合或稱Mayo方法手術,但複發率可達10-15%。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多采用各種疝修補材料行臍疝無張力修補,手術方式有多樣化,但結果均滿意效果。現將常用的術式做一介紹。
1、Mayo方法修補 以臍為中心做橫行梭形切口,若腫塊小於2cm,也可在臍下做繞臍弧形切口。依次切開面板,皮下組織,顯露疝囊及臍環。切開疝囊,還納疝內容物,基底部橫端。分離出腹直肌鞘、腹直肌和腹膜,切除疝外被蓋後,將兩側的腹膜和腹直肌後鞘作為一層間斷縫合,再將腹直肌前鞘縫合。
2、肌前置人工材料的修補術(Onlay修補法) 腹直肌腱膜前找到疝囊,可以切除疝囊或完整遊離疝囊後,縫閉疝環,再遊離出皮下與部分腹直肌前鞘,將補片置於腹直肌前鞘上方,補片邊緣超過臍環邊緣3-5cm,充分展平,補片邊緣以不吸收縫線間斷縫合固定於前鞘。為防止術後皮下積液,補片前方放置閉式引流。
3、肌後筋膜前或腹膜前補片修補法(Sublay修補法)分離出疝囊,內翻回納疝囊,然後,在腹膜與腹直肌後鞘之間向各方向做一園周遊離,即腹膜前間隙,將補片置於此間隙內,在上下左右方向超過缺損邊緣3-5cm,補片周緣與腹直肌後鞘縫合固定,並將兩側切開的前鞘與補片固定數針。
4、雙層修補裝置的無張力修補法 分離疝囊同前法所述。內翻疝囊後,沿疝環向上下左右遊離腹膜前間隙,將UHS補片置入臍環內。補片的底層放入腹膜前間隙充分展平,超疝環邊緣要大於3cm,。補片的中間柱縫合固定於臍環上,補片的上層在腹直肌前鞘也遊離出間隙補、平鋪在腹直肌前鞘的表面。
5、腹腔鏡臍疝修補法(IPOM修補法) 在遠離臍疝的一側放置三個Trocar,一個觀察孔,兩個操作孔。還納疝內容物,後可用腹壁穿刺器縫合關閉疝環缺損,然後,放置再放置防粘連補片,補片以臍疝缺損部位為中心,周圍需超過缺損部位5cm,將補片用腹壁穿刺器懸吊,後再加釘槍固定兩圈。
與開放無張力修補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臍部損傷小、可以保留肚臍等優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