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因身體接觸高溫物體而引起組織的損傷。
急救處理:
1、迅速避開熱源;
2、採取“冷散熱”的措施,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持續沖洗傷部,或將傷處置於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30分鐘,以脫離冷源後疼痛已顯著減輕為準。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面板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泡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疤痕。這是燒燙傷後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療方案;
3、將覆蓋在傷處的衣褲剪開,以避免使面板的燙傷變重;
4、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鹼面、醬酒、牙膏等亂敷,以免造成感染;
5、水泡可在低位用消毒針頭刺破,轉運時創面應以消毒敷料或乾淨衣被遮蓋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燙傷發生後,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面板,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拭擦。
發生燙傷對小兒來說是十分痛苦的,因此,父母從孩子3歲時就要開始向他反覆講明玩火、火柴以及煤氣灶具的危險性,教育小兒不要在廚房打鬧。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明面,暖瓶不要放在桌旁床邊,以免小兒碰倒造成燙傷;而成年人也要多多注意。
疤痕專家溫馨提示:如出現發燒,區域性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髮炎,應請醫生處理。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休克,應儘快送醫院救治。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燙傷深度估計:
燒燙傷一般分為Ⅰ度燒燙傷,Ⅱ度燒燙傷,Ⅲ度燒燙傷;
Ⅰ度燒燙傷表現為:紅、腫、熱、痛,感覺敏感,表面乾燥無水泡,不破皮。
淺Ⅱ度燙傷表現為:劇痛,感覺敏感,有水泡,泡皮脫落後,可見創面均勻發紅、水腫明顯。
深Ⅱ度燙傷表現為:感覺遲鈍,有或無水泡,基底蒼白,間有紅色斑點,創面潮溼,拔毛時痛,毛根有正常解剖結構。數日後,若無感染,可出現網狀栓塞血管。
Ⅲ度燒燙傷表現為:面板痛感消失,無彈性,乾燥,無水泡,如皮革狀,蠟白、焦黃或碳化;拔毛不痛,無正常毛根解剖結構。數日後,可出現粗大樹枝狀栓塞血管。
治療方案:
一度燙傷
燙傷的創面處理最為重要,在燒傷面積不大的情況下:
1、清創:先剃除傷區及其附近的毛髮,剪除過長的指甲。
2、消毒:創面周圍健康面板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再用0.1%新潔爾滅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3.清洗:創面用等滲鹽水(0.9%生理鹽水)清洗,去除創面上的異物、汙垢等。
二度燙傷
治療以補液、抗感染、止痛、促進上皮組織癒合為主。保護小水泡勿損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針抽出血泡液,或在低位(泡的邊緣上)剪破放出水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汙染較重者,應剪除泡皮。常規清創後,用碘伏棉球消毒創面及周圍面板再用鹽水棉球擦拭乾淨,給予康復新液浸溼的紗布塗敷創面,油紗布覆蓋,無菌紗布和繃帶包紮。
三度燙傷
治療同上,切除壞死組織,創面情況好轉後,行植皮修復。
小兒燙傷的特點:
1、容易導致燙傷:小兒面板薄,即使接觸溫度不很高的熱物,也可導致燙傷。
2、易發生較深的燙傷:對熱的迴避反射不夠迅速,與熱物接觸時間較久,與成人相比更容易發生較深的燙傷。
3、易發生休克:小兒總血量與面板面積的比值較成人小得多,所以同樣面積的燙傷和面板液體的滲出,對小兒的影響就大得多,也更易發生休克。
4、易發生脫水、酸中毒:燙傷的滲出以及燙傷後飲食失調也容易發生脫水、酸中毒。
5、易發生感染:對感染的抵抗力差,所以敗血症與毒血癥也較多。
6、易發生創面汙染:小兒不能照顧自己,大小便汙染創面的機會較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