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外科治療”策略與進展
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LANSCLC)是指已伴有縱隔淋巴結(N2)和鎖骨上淋巴結(N3)轉移、侵犯肺尖部和縱隔重要結構(T4),且用現有的檢查方法未發現有遠處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侵犯縱隔重要結構是指侵犯心包、心臟、大血管、食管和隆凸的肺癌。按照國際抗癌聯盟2009年國際肺癌分期標準,LANSCLC為ⅢA期和ⅢB期肺癌。據文獻報道,LANSCLC約佔NSCLC的60%~70%,佔全部肺癌的50%左右。
對LANSCLC分類的認識
關於LANSCLC的分類問題,目前尚無統一的觀點。根據筆者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從選擇治療方法的角度出發,可將LANSCLC分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兩大類;從治療結果看,可把LANSCLC分為“偶然性”、“邊緣性”和“真性”三類。“偶然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incidentallyLANSCLC)是指術前臨床分期為Ⅰ、Ⅱ期,但術後病理檢查發現有縱隔淋巴結轉移的病例。“邊緣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marginallyLANSCLC)是指影像學上有臨床意義的淋巴結腫大,術前臨床診斷為ⅢA期,以及腫瘤已侵犯心臟、大血管和隆凸的ⅢB期肺癌,但在有條件的醫院仍能達到肺癌完全性切除的肺癌。“真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reallyLANSCLC)是指通過剖胸探查術證實為廣泛侵犯心臟大血管、已不能切除的肺癌。“真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在不同的醫院,甚至在相同醫院的不同醫療組,其概念可能不完全相同。在某一醫院經剖胸探查認為是不能切除的“真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而在另一醫院再次開胸,能做到腫瘤完全性性切除,使其變成為“邊緣性區域性晚期肺癌”。
“個體化外科治療”新概念的提出以及取得的成績
應用外科技術徹底切除腫瘤曾經是肺癌根治性治療的里程碑;半個世紀過去了,儘管化療和放療技術不斷進步,以及分子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肺癌的完全性切除,或再輔以其它治療,仍然被認為是對LANSCLC最有效的治療選擇。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的醫院和(或)相同的醫院,採用同樣的外科方法治療相同的人群,但是患者的預後和術後生存時間卻存在很大的差異。一些侵犯心臟大血管的ⅢB期LANSCLC在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後,可以長期生存不發生肺癌復發轉移,而另外一些ⅢA期LANSCLC在施行完全性肺癌切除後,卻在短期內死於遠處肺癌轉移。因此,如何選擇外科手術治療受益的LANSCLC患者接受外科治療,如何選擇能夠從術前新輔助化療中受益的LANSCLC患者,施行術前新輔助化療,如何基於分子標誌物的分子分型將外科手術治療的LANSCLC進行分子分型,以及根據藥物基因組學或和代謝組學結果指導LANSCLC外科手術後輔助化療藥物的選擇等,即肺癌“個體化外科治療”,一直是肺癌外科治療研究領域的難點和前沿課題。
上個世紀末期,筆者在國內外首先提出了基於分子標誌物指導的肺癌“個體化外科治療”新┠睿⒕10多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進展和成績。筆者應用肺癌分子分期、肺癌分子分型、藥物基因組學、骨髓和外周血肺癌微轉移進行分子診斷,對3000多例侵犯心臟大血管的LANSCLC施行外科手術為主的多學科治療,其術後5年生存率超過30%。
在外科手術治療上述3000多例LANSCLC患者的過程中,筆者在國際上創新了30多種手術術式。其創新的主要術式包括:肺切除合併上腔靜脈切除重建術治療侵犯上腔靜脈的LANSCLC;肺切除合併左心房切除術治療侵犯左心房的LANSCLC;支氣管肺動脈袖式成形術治療侵犯肺動脈的LANSCLC;肺切除合併胸主動脈切除重建治療侵犯胸主動脈的LANSCLC;氣管隆突切除重建、肺動脈袖式成形、上腔靜脈切除重建治療侵犯氣管隆突、肺動脈乾和上腔靜脈的LANSCLC;氣管隆凸切除+支氣管、肺動脈袖狀切除+氣管隆凸重建、肺動脈重建+全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重建術+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術治療侵犯氣管隆突、肺動脈幹、左心房和上腔靜脈LANSCLC;經右頸部切口加胸骨正中劈開手術入路,施行肺切除加部分胸壁切除重建,上腔靜脈切除、右無名靜脈、右鎖骨下靜脈、右靜內靜脈和部分右腋靜脈切除,右頸內靜脈-右心房人造血管移植重建,右腋靜脈-右心房人造血管移植重建,治療侵犯上腔靜脈、右無名靜脈、右腋靜脈、右頸內靜脈、伴上腔靜脈綜合徵的右肺上溝癌;氣管-隆凸切除,左上葉上支支氣管-氣管-右主支氣管重建;左肺動脈幹切除、左上葉尖後段肺動脈-肺動脈圓錐重建;左肺上靜脈部分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左上葉尖後段肺靜脈-左心房重建,保留左上葉殘肺,治療左下葉中心型肺癌術後左上葉複發性中心型肺癌。
目前有關LANSCLC“個體化外科治療”的共識
有關LANSCLC的治療問題,目前仍存在較多爭議。但近年來大宗病例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後,目前已基本達成以下共識:
1、LANSCLC是指那些用現有的檢查方法排除了遠處轉移,腫瘤侵犯縱隔重要結構並伴有縱隔和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肺癌。
2、根據治療方法的選擇,可把LANSCLC分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兩類;根據治療結果,可將其分為“偶然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邊緣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和“真性區域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類。
3、LANSCLC患者絕大多數可以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相當部分患者術後可獲長期生存;外科治療療效明顯優於內科治療,因此,對有條件手術者,應力爭手術治療。
4、術前新輔助化療確能降低LANSCLC的T分期、N分期,提高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如術前新輔助化療後手術時機選擇恰當,並不增加手術死亡率。
5、對於侵犯心臟、大血管的LANSCLC,可有選擇地進行肺切除擴大心臟、大血管切除重建術。手術治療能明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改善預後。這類患者中相當一部分除區域性病變較晚外,並無遠處轉移存在。已有文獻報道外科手術後存活時間達14年者。對這類患者均應爭取施行術前新輔助化療+外科手術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此外,對這類手術的選擇應慎重,選擇手術的原則應從腫瘤、患者、家屬、醫療機構和醫生本人五個方面所具備的條件去考慮,無條件的醫療機構和醫生,不要盲目地施行此類手術。
“個體化外科治療”未來所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為了推進我國LANSCLC“個體化外科治療”研究和臨床治療水平,筆者建議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研究和協作:
1、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協作;
2、應用藥物基因組學指導選擇LANSCLC術前新輔助化療的受益者;
3、對LANSCLC微轉移進行“個體化”分子預測和分子診斷,選擇手術適應證和手術受益者;
4、開展LANSCLC預後的“個體化”分子預測;
5、開展基於分子標誌物的肺癌“個體化分型”:轉移與非轉移型;化療敏感與不敏感型;外科手術獲益與非獲益型;
6、開展肺癌的“分子病理分期”、“分子P-TNM分期”,以及“個體化分子P-TNM”分期;
7、應用“藥物基因學”、“藥物蛋白質組學”和“藥物代謝組學”預測“肺癌個體化外科治療”術前新輔助化療和術後輔助化療的藥物敏感性;
8、應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和mRNA預測不同LANSCLC個體的術後生存。
我們相信,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和進展、內科治療方法和裝置的改進、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這些多學科理論和技術的融合,LANSCLC“個體化外科治療”的共識將會越來越多,爭議越來越少、療效越來越好的那一天一定會來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