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科 副主任醫師 李強

  隨著新的抗乙肝病毒藥物陸續上市,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經驗也不斷豐富。而傳統的降酶p保肝以及中草藥治療也逐漸成為明日黃花,因為這些藥物雖然可以一時降低血清轉氨酶水平,但多不能真正熄滅肝組織內部炎症。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特別強調了乙肝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療可選用的藥物有兩大類:包括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類療程相對固定,HBeAg血清學轉換率高。但副作用大,有效率低,禁忌症多。核苷(酸)類似物口服給藥,使用方便,不良反應不明顯,缺點是需長期用藥,容易發生耐藥。耐藥一旦發生,則原本有效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此時即使加大藥物劑量或者換藥,療效也可能不如初治時效果好。同時,耐藥會導致病情反覆、惡化等不良後果,而藥物之間的交叉耐藥也給後續治療的選擇帶來極大困難。但耐藥也是可防可治的。所以廣大乙肝患者瞭解耐藥方面的知識大有益處,這樣才能對耐藥問題既不忽視,也不恐慌。

  首先了解有關乙肝病毒對核苷(酸)類似物耐藥的兩個概念:(一)基因型耐藥。指乙肝病毒基因出現某種特定的突變。這些突變點已通過實驗證實與耐藥密切相關。發生基因型耐藥時血清HBV DNA水平依然是測不出的。(二)表型耐藥 表型耐藥有兩種不同的含義:第一,藥理學或病毒學定義。指在體外藥敏檢測系統中,病毒毒株對藥物的敏感性明顯下降。第二,臨床耐藥。出現某種特定的關鍵耐藥突變,同時有病毒量上升和轉氨酶升高。

  如何預防耐藥?預防勝於治療,這是醫學的基本原則。合理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乙肝是防止耐藥發生的最有效措施。在服藥期間要強調用藥依從性,遵醫囑定期、按時服藥。對於病情輕微或處於免疫耐受期的HBeAg陽性患者,不宜選核苷類(酸)似物治療,尤其是年輕(<30歲)患者。抗病毒治療時,如有可能,要選擇抗病毒活力最強,基因型耐藥發生率最低的藥物,也就是所謂的高耐藥基因屏障的藥物,如恩替卡韋。定期檢測乙肝病毒變異情況,一旦發現基因型耐藥,及時更換抗病毒藥物,避免臨床耐藥出現。

  出現耐藥後如何處理?乙肝病毒耐藥變異發生後,病情反彈,增加後續治療難度。但廣大患者不要恐慌,近年來新的抗乙肝病毒藥物不斷被研發和應用於臨床,既往十分棘手的耐藥問題目前已有一些較有效措施,也可稱之為挽救性治療。如拉米夫定耐藥,可以聯用阿德福韋或改用恩替卡韋;阿德福韋耐藥可改用替諾福韋;恩替卡韋耐藥可換用阿德福韋或替諾福韋。應用核苷(酸)類似物耐藥後也可換用聚乙二醇干擾素或普通干擾素抗病毒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