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結核病臨床診斷治療中心 主任醫師 雷建平

WHO2014年版《耐藥結核病規劃管理指南夥伴手冊》中藥物選擇順序與2008年的規劃管理指南不同,2008年指南首先從第一組藥物開始選擇,依次到第五組,2014年指南中,首先從第二組開始選擇,其次第二和第三組,最後是第一組和和第五組,具體五步選擇如下:

第一步,選擇第二組注射類藥物(阿米卡星,捲曲黴素,卡那黴素)。

第二步,選擇第三組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氟喹諾酮類藥物被認為是MDR-TB最有效的藥物之一;針對喹諾酮藥物有以下幾點建議:

1、MDR-TB治療方案中應包括氟喹諾酮藥物,且認為較新一代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抗結核活性更好。

2、避免同時使用不同的喹諾酮類藥物,減少心臟毒性。

3、左氧氟沙星被認為是氧氟沙星抗結核活性的2倍,並且對耐氧氟沙星的結核菌有活性。

4、不再推薦環丙沙星用於抗結核治療。

5、加替沙星可以用於治療MDR-TB,但由於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在無充分證據支援加替沙星安全性的情況下儘量不選擇該藥。更傾向選擇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第三步,選擇第四組藥物(乙硫異煙胺、丙硫異煙胺、環絲氨酸、特立齊酮和對氨基水楊酸)。由於第四組藥物的藥敏試驗結果並不準確,要儘量選取2種或者2種以上的第四組藥物,以保證選擇至少4種“可能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的要求。

異煙肼低水平耐藥多與inhA突變有關,此時不推薦使用乙硫異煙胺或丙硫異煙胺,但可使用高劑量異煙肼;異煙肼高水平耐藥多與katG突變有關,此時不推薦高劑量異煙肼,但可選擇乙硫異煙胺或丙硫異煙胺。

新的手冊中規定,“可能有效的抗結核藥物”需符合以下4點:

1、先前治療失敗的方案中未曾使用過;

2、藥敏試驗提示敏感(指第一組中的異煙肼、利福平、第二組和第三組藥物);

3、與已知耐藥的藥物無交叉耐藥;

4、在缺乏藥敏試驗或藥敏試驗結果不可靠時,可參考當地耐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第四步,選擇第一組藥物(乙胺丁醇、吡嗪醯胺)。

新指南更突出了吡嗪醯胺在耐藥方案中的地位,理論上吡嗪醯胺對處於酸性環境中的細胞內結核菌有效,並且吡嗪醯胺藥物敏感性實驗結果可靠性不足,所以即使藥物敏感性實驗提示吡嗪醯胺耐藥,仍可作為MDR-TB治療藥物,WHO推薦耐藥結核病患者都應選用吡嗪醯胺,且可以全療程應用。如果病變較輕,吡嗪醯胺同第二組注射類藥物可以僅用於強化期。使用吡嗪醯胺過程中需注意肝毒性和其它嚴重不良反應。異煙肼在沒有證明其耐藥前可以選擇,藥物敏感性試驗證實其耐藥時需要剔除;乙胺丁醇不應作為MDR-TB的常規用藥,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可能有效時也可以選擇。

第五步,選擇第五組藥物

(貝達喹啉、迪拉馬尼、氯法齊明、利奈唑胺、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克拉黴素、高劑量異煙肼、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羅培南克拉維酸鉀和氨硫脲)。前述4步中選取的“可能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如果沒有達到4種以上,需要選第五組藥物補齊,有時需要從第五組藥物中選擇2種或者更多藥物。

第五組藥物藥敏試驗結果並不準確,其中除了貝達喹啉和迪拉馬尼外,其它第五組藥物都沒有經註冊用於治療結核病。目前已有大量實驗室和臨床資料支援第五組藥物(如利奈唑胺和氯法齊明)的有效性。

在制定耐藥方案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第四組藥物推薦每日1次給藥,為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臨床常使用每日多次給藥的方法;

2、所有抗結核藥物的初始劑量都可以足量;

3、如果不能耐受藥物的不良反應(如環絲氨酸、乙硫/丙硫、對氨基水楊酸),患者可以以每週2次的劑量開始,逐漸加量;

4、第二組注射類藥物應每日1次,如果不能耐受可降低頻次,最好用至痰培養轉陰;

5、所有口服抗結核藥物在能耐受的情況下,都推薦每日使用;

6、吡嗪醯胺應全程使用;

7、對於可疑耐多藥患者,如果目前僅有利福平的耐藥結果,異煙肼仍可使用,直至得到異煙肼耐藥結果;

藥物劑量的選擇應根據年齡和體重,制定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儘可能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