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衛生部首次釋出了我國0到6歲兒童營養髮展報告,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比二十年前下降了70%,生長遲緩率低於多數發展中國家。但是,不少家長還是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當一些父母發現自己孩子的身高和同齡人相比出現差距時,總希望通過某種醫學捷徑來幫助孩子長高。目前,市場上宣稱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的各種生長激素也層出不窮,那麼,這些生長激素療效怎麼樣,果真是孩子們都能用的增高神藥嗎?
增高神藥
九歲男童高1米29診所建議激素增高
在一家兒童生長髮育門診部,記者見到了前來就診的小杰,今年九歲的他在班上一直個子偏矮,為此他的家長帶他來到這家門診部,希望能找出個矮的原因。
這家門診部在網站上宣稱:他們採用的增高體系源於諾貝爾科技,已經讓十萬青少年成功增高。它通過強力啟用生長素受體的活性,使生長素高效搭載到靶細胞膜表面從而使青少年身高、智力雙向增長。可在現場,護士的說法卻和網站上的宣傳有所不同。
原來,這家診所讓十萬青少年成功增高的方法就是採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這和目前臨床上治療因生長激素缺乏所引發的矮小症所採取的方法並無兩樣。不過,診所的護士稱,他們會嚴格按照生長激素的使用要求合理用藥,絕不會濫用。
隨後,護士給小杰測量了身高,九歲的他現在身高是1米29。診所的醫生在得知小杰身高後,就開始建議家長給他注射生長激素。
科學解答
缺乏生長激素致矮小所佔比例人群並不大
事實上,在正規醫院,判斷身高矮小患者是否屬於生長激素缺乏症,必須要進行體內生長激素的激發試驗,在試驗後通過抽血再來測定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進而得出結論,並非通過骨齡進行判斷。
由於青少年矮小症可能是由於遺傳、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等多種因素導致的,因此骨齡偏小或偏大,只能作為能否使用生長激素進行增高的參考,而不能作為依據。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真正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患者在全部矮小症患者中所佔比例並不大。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對523例身材矮小兒童病因分析顯示:其中只有115例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佔總數的21. 99%,來自江蘇蘇北人民醫院2009年的兒科門診分析報告也表明:150例就診的矮小兒童中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只佔40%。也就是說矮小症的患者並非人人適用生長激素治療。
實際情況
家長切勿“拔苗助長”增高並無“萬能靈藥”
據瞭解,注射生長激素對因為生長激素缺乏引發的矮小症有明顯的療效。正因為這樣,生長激素的作用被人為誇大,在一些診所和門診部,生長激素甚至被吹成了增高的“神藥”。事實上,這類藥物僅適用於因生長激素缺乏引發的矮小症,並非長個的“靈丹妙藥”。相關專家指出:如果盲目使用,肯定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按照相關的醫學界定,身高數值處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數值3%範圍以內的兒童,屬於矮小身材兒童,醫學上稱這些兒童身高的平均值為第三百分位數。我國9歲健康男孩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數值是123.9釐米,小杰的身高雖然比同齡兒童的身高標準值135.4釐米要低,但仍然高出第三百分位數值5釐米。因此,小杰的家長提出孩子不屬於矮小身材,在不確定是否缺乏生長激素的情況下,不應該注射生長激素。不過,醫生卻說小杰需要儘早注射生長激素。
背後貓膩
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至少需要八千元治療
在小杰去的那家兒童生長髮育門診部,雖然醫生既沒有要求他去做生長激素激發試驗,也沒有通過抽血最終判定他是否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但是護士已經估算出他每天需要注射多少生長激素以及相關的費用。
目前,臨床上生長激素的使用以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也就是說患兒一旦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至少需要花八千元以上進行治療,一旦孩子的注射週期延長,家長的花費則更多。記者走訪和溝通了多家診所和門診部,發現他們的做法和小杰去的那家門診部類似,都在沒有確診孩子是否缺乏生長激素的情況下,就勸說家長給孩子多打生長激素,有的甚至連必要的檢查都免了。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如果錯誤的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的話,不但起不到長高的作用,還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反面教材
盲目激素增高引發不良反應
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診室,記者見到了在門口候診的21歲大學生小李,雖然他的身高有1米69,但他總對於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由於對自己身高的不自信,小李也希望能通過注射生長激素增高,不過,伍教授在看過他的骨齡片後,否定了他的想法。
該科室的主任醫師、伍學焱教授指出:即使在人體缺乏生長激素的情況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骨骺有沒有閉合,才能最終判定能不能通過注射生長激素增高。只有在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補充生長激素增高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像小李這樣骨骼已經定型的人,如果盲目補充生長激素,反而會適得其反。伍教授的提醒讓小李想起一年前服用某種增高保健品後出現的症狀。當時服用後,不但沒有長高,手指端還出現了伍教授提到的不良反應。
專家提醒
生長激素增高要有專業指導
目前,除了一些門診部和診所在濫用生長激素以外,一些網站上也在大肆銷售所謂的增高保健品,這些產品有的標榜使用後能至少獲得3-5釐米身高增長,有的則聲稱使用產品後25歲前還能長高。專家介紹說,很多消費者服用這類增高藥品和保健品後出現的不適症狀,就和產品裡面可能含有某種生長激素有關。
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的分析報告表明:523例身材矮小患者中,生長激素缺乏、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家族性矮小是三大發病原因,對於後兩種型別的矮小症患者,根本就沒有必要使用生長激素進行治療。而目前市場上通過口服和注射的方式濫用生長激素的情況還比較多。因此,相關專家指出,患者一定不能盲目使用生長激素。
經記者調查發現,生長激素絕對不是保證所有身材矮小的人都長高的靈丹妙藥,只有特定的矮小症患者在特定的時期內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使用生長激素,才有可能達到長高的目的。醫學專家提醒希望通過生長激素長高的患者,要到正規的醫院找專業的醫生,經過專業的檢查之後才能判斷是否適合接受生長激素的治療,對症下藥才有可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濫用生長激素,不但長不高,還可能給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將會得不償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