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態顯像
腎動態顯像(Renaldynamicimaging)包括反映腎血流的腎動脈灌注顯像(renalarteryperfusionimaging)和反映腎功能、上尿路引流的腎動態顯像(renaldynamicimaging)。靜脈注射能為腎實質攝取且迅速隨尿流排出的顯像劑(imagingagent),用SPECT/CT快速動態採集雙腎的放射性影像,可以依次觀察到腎動脈灌注影像(renalarteryperfusionimage)和腎實質影像,之後顯像劑隨尿液流經腎盞、腎盂和輸尿管而到達膀胱,這些部位依序顯影。
方法
(1)受試者飲食如常,顯像前30min飲水300ml,排尿後取坐位,背靠γ照相機探頭採集腎後位影像,視野包括雙腎和部分膀胱(圖1)。“彈丸”式注射顯像劑後立即以每幀1~2s的速度動態採集30~60s,得到腎動脈灌注顯像;緊接著以每幀1min的速度採集20~30min,得到腎動態顯像。
(2)常用的顯像劑分為兩類:
①腎小球濾過型:顯像劑主要經腎小球濾過進入腎內,不被腎小管重吸收,然後很快隨尿排出。常用的是Tc-DTPA(Tc-二乙三胺五乙酸),用量111~296MBq(3~8mCi),體積小於1ml。
②腎小管分泌型:顯像劑隨血流經腎臟時,大部分被腎小管近端上皮細胞吸收,然後分泌到管腔,小部分由腎小球濾過,兩者在小管腔內彙集後隨尿液排出體外。常用的有I-OIH(I-鄰碘馬尿酸鹽),用量7.4~11.1MBq(200~300μCi),體積小於1ml;TcCEC(Tc-雙半胱氨酸)或TcCMAG3(Tc-巰基乙醯基三甘氨酸),用量111~296MBq(3~8mCi),體積小於1ml。
曲線生成和定量分析
利用計算機感興趣區(ROI)技術,第一時相(前30~60s)的時間-放射性曲線(timeactivitycurve)為腎動脈灌注曲線,可得引數峰時(peaktime)和峰值(peakvalue)。第二時相(20~30min)的時間-放射性曲線即腎圖(renogram)。
正常所見
以Tc-DTPA腎動態顯像為例:
1、腎血流灌注影像腹主動脈上段顯影后2s左右,雙腎影隱約可見,隨之出現明顯腎影,雙腎影形態完整,放射性分佈基本均勻。兩側腎影出現的時間差<2s,峰值差<30%。
2、腎動態影像靜脈注射顯像劑後第1min雙腎已顯影,2~4min時雙腎影最濃,影像完整清晰,放射性分佈均勻,為腎實質影像。3~5min後,可見腎盞、腎盂內放射性逐漸濃聚。隨著腎盂放射性濃聚,腎皮質影像逐漸減淡,隨後膀胱影像逐漸明顯,至20min腎影基本消退,大部分顯像劑集中在膀胱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