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祕診治流程提出的背景
便祕主要是指糞便乾結、排便困難或不盡感以及排便次數減少等。便祕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常見病症,包括胃腸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統性疾病,許多藥物也可引起便祕。不少便祕無器質性病因,羅馬II功能性胃腸疾病(FGID)提出和便祕有關的病症有功能性便祕、盆底排便障礙及便祕型腸易激綜合徵。其中,功能性便祕需除外器質性病因以及藥物因素。而盆底排便障礙需符合功能性便祕的標準,並具備盆底排便障礙的客觀檢查依據。便祕型腸易激綜合徵以便祕為突出表現。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便祕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有些疾病如結腸癌、肝性腦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發生中有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等症時的便祕甚至可導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祕和肛腸疾病,如痔、肛裂等均有密切的關係。我國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區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顯示,慢性便祕高達15%~20%。而北京地區對18~70歲成年人進行的一項隨機、分層、分級調查表明,慢性便祕的發病率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因此,預防和及時合理治療便祕,將會大大減輕便祕帶來的嚴重後果和社會負擔,制定適合於我國的便祕診治流程,必將使整個社會受益。2001年我國胃腸動力會議(深圳)提出便祕診治流程,近10個月來在全國各地廣泛徵求意見,今年8月在北京中國慢性便祕論壇會上,我國200多名消化醫師進一步討論了診治流程。
二、我國便祕流程的思路和依據:
便祕的診斷要點:正常的排便需具備正常的結腸傳輸功能和排便功能。如有任何環節的故障,均可以引起便祕。對慢性便祕的診斷應包括便祕的病因(和誘因)、程度及便祕型別。如能瞭解和便祕有關的累及範圍(結腸、肛門直腸、或伴上胃腸道)、受累組織(肌病或神經病變)、有無區域性結構異常及其和便祕的因果關係,則對制定治療和預測療效非常有用。便祕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指症狀較輕,不影響生活,經一般處理能好轉,無需用藥或少用藥。重度是指便祕症狀持續,患者異常痛苦,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中度則鑑於兩者之間。所謂的難治性便祕常是重度便祕,可見於出口梗阻型便祕、結腸無力以及重度便祕型腸易激綜合徵(IBS)等。慢性便祕的兩個基本型別是慢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兩者兼備為混合型。而IBS的便祕型是一類和腹痛或腹脹有關的便祕,也有相似的型別。
便祕的診斷方法:病史能提供重要的資訊,如便祕症狀特點(便次、便意、是否困難或不暢以及糞便性狀)、伴隨的胃腸道和其他症狀、基礎疾病及用藥情況等。注意報警徵象和腫瘤家族史及社會心理因素。對疑有肛直腸疾病的便祕患者,必要時作肛門直腸指檢,注意有無腫塊和括約肌的功能。糞檢和隱血試驗是重要又簡易的常規,應列為多數便祕患者的常規檢查。必要時進行有關生化和代謝方面的檢查。結腸鏡檢查或鋇灌腸有助於確定有無器質性病因,尤其是結腸癌,對病因不清的慢性便祕患者需及時安排。確定便祕型別的方法有多種,簡化的結腸傳輸試驗建議至少在服用不透X線標誌物後48h拍攝腹片一張(正常時多數標誌物已經抵達直腸或已經排出),必要時72h再攝一張,標誌物的分佈對判斷有無慢傳輸很有幫助。實際上測算結腸傳輸時間不很重要,尤其是對便次很少的患者。如延長到5-6日攝片一張,則患者難以堅持而自用瀉藥,且對輕、中度便祕的診斷的敏感性降低。肛門直腸測壓能檢查肛門直腸功能有無障礙,如力排時肛門外括約肌的矛盾性收縮,直腸氣囊注氣後肛門直腸抑制反射缺如以及直腸壁的感覺功能異常等。氣囊排出試驗反映了肛門直腸對排出氣囊的能力,不過氣囊和直腸內的硬糞尚不相同。一些難治性便祕,如24h結腸壓力監測缺乏特異的推進性收縮波(SPPW)以及結腸對醒來和進餐缺乏反應,均表明為結腸無力,需要手術切除。排糞造影能動態觀察肛門直腸的解剖和功能變化,肛門測壓結合超聲內鏡檢查,能顯示肛門括約肌有無力學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缺損,均為手術提供線索。應用會陰神經潛伏期或肌電圖檢查,能分辨便祕是肌源性或是神經源性。對伴有明顯焦慮和抑鬱的患者,應作有關的調查,並判斷和便祕的因果關係。
慢性便祕需要綜合治療,恢復排便生理。提出加強排便的生理教育,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如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增加飲水量)及堅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同時應增加活動。在選用通便藥物方面,注意藥效和安全性以及藥物依賴作用。主張選用膨鬆劑(如麥麩、歐車前等)和滲透性通便劑(如福鬆、杜祕克)。我國觀察了福鬆治療功能性便祕的隨機對照結果顯示,對增加排便次數和改善糞便性狀療效均稱好。對慢傳輸型便祕,還可加用促動力劑,如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等。應避免長期應用或濫用刺激性瀉劑。多種中成藥具有通便作用,也需注意長期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注意成藥內的成分。對糞便嵌塞的患者,清潔灌腸或結合短期使用刺激性瀉劑解除嵌塞後,再選用膨鬆劑或滲透性藥物,保持排便通暢。開塞露和甘油栓有軟化糞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複方角菜脂酸可用於治療痔源性便祕。對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祕,選用生物反饋,患者能否掌握要領決定成功與否。心理治療尤其是對重度的便祕患者有積極的作用。外科治療前應注意有無嚴重的心理障礙,結腸以外的消化道異常,術前需作預測。
三、我國便祕流程及其原則
可遵循以下原則:(1)、提出分析便祕的病因和誘因、型別及嚴重程度,對便祕患者進行有效的分層(報警與否)、分級(程度)分流診治。(2)、對有報警徵象、或懷疑有器質性病因時,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器質性疾病,尤其是直、結腸腫瘤。(3)、對確定有器質性疾病者,除病因治療外,也需根據便祕特點,判斷便祕型別行相應的治療。(4)、對多數患者,尤其是較輕的患者,詳細的病史和查體能幫助瞭解其病因、便祕的型別,可安排短程(1-2周)的經驗治療。(5)、如經驗治療無效,可進一步檢查有無器質性疾病;如檢查未證實有器質性病因,可根據便祕特點進入經驗治療;也可以進一步作有關的檢查以確定便祕的型別,再進行相應的治療。對少數難治性便祕患者,主張一開始就進行有關的便祕型別檢查,甚至更詳細的檢查計劃,以確定合理的治療手段。(7)、提出經驗治療的依據是從慢性便祕的表現評判可能的型別。常見的4種表現是:第一便意少,便次也少,第二是排便艱難、費力,第三是排便不暢,第四是便祕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注意這幾類既可見於慢傳輸型,也可見於出口梗阻型便祕,但如仔細判別,有助於指導經驗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