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痛風:
痛風是先天體質、後天飲食和生活環境等因素,共同造成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結晶,並與免疫系統共同引起的突發性關節炎。
痛風常是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高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再加上某些突發的狀況如飲酒,激烈運動,暴飲暴食,生活壓力,習慣改變等所誘發。
痛風俗稱帝王病,歷史上有許多名人與君主常會罹患痛風而得名。痛風狹義的說,是血液中尿酸過高所引起的突發性關節炎。但以廣義來說,痛風是高尿酸血癥中的一個症候。
當高尿酸血癥完全表現出來時,常常會有如下的發展步驟:
1. 血中尿酸含量過高。
2. 尿酸沉積身體組織器官,包括腎臟,心臟,血管,造成慢性損傷。
3. 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加。
4. 痛風發作:反覆發作,具有特性的關節炎。痛風石形成,並造成關節變形。
5. 尿酸沉積,引起腎病變,功能障礙。
6. 尿酸性尿路結石。
7. 尿酸沉積,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中風。
痛風是一種神奇的疾病。痛風因其沒有預警徵兆,發作時來得快,消散時也快,來去如風而得名。痛風也因發作時疼痛而得名,嚴重時連走路都有困難,甚至口風吹過都痛不堪言。痛風發作即使不治療,也會在數天內自然消散痊癒,甚至不留痕跡。也因為如此,使痛風患者在吃了草藥或拜神幾天後,發現不痛了,就以為沒事了,因而失去警戒心不去管它,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痛風好發於三十五至五十五歲男性,男性與女性比率為二十比一。 百分之八十大部份的痛風患者沒有痛風家族史,只有約百分之二十少部份的痛風患者有痛風家族史。
痛風具有先天體質傾向,但百分之八十不是遺傳來的。沒有痛風體質的人,不容易因飲食過度或生活紊亂而引起痛風。但若有痛風體質的人,是可以透過生活飲食控制來減少或預防痛風的發病。
目前的醫學,除了極少數人發現有痛風潛在基因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還無法預先診斷出是否具有痛風先天體質。但六十歲以上的人,若從未患痛風或高尿酸血的人,可以說是沒有痛風體質的人。
以下觀點被廣泛認可:
l、痛風是血液尿酸過高症的一種表現
2、百分之九十五痛風患者,血液中尿酸濃度都大幅超過正常範圍。
3、尿酸突然升高常常是痛風發作的前兆。
4、尿酸過高並不等於痛風:尿酸過高中只有十分之一會得到痛風,其餘的人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任何痛風症狀出現,故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5、尿酸過高也不一定馬上會得到痛風,它和尿酸濃度高低及累積時間長短有關。一般而言,尿酸值愈高越容易得到痛風。尤其每百毫升血中尿酸持續超過九毫克者,有百分之七十到九十的機會會得到痛風。尿酸過高持續時間越久,越容易得到痛風。一般而言,最少二至三年,但通常需要五到十年才會出現痛風急性發作症狀。
6、非常容易控制(治療) :控制(治癒)率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萬一痛風發作也不用過度擔心,目前已有效果非常良好的藥物可以治療痛風。
7、罹患痛風,最重要的是先找出痛風的原因。首先應該做適當的檢查,來找出痛風的原因及是否有相關疾病(痛風雖然是一種病,但也有許多疾病或情況會造成痛風,應該一併加以治療),並與醫師討論何時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長期耐心接受治療是克服痛風唯一的途徑。
致病原因:
臨床上痛風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種。所謂續發性痛風就是因肥胖,藥物[如服用利尿劑,阿斯匹靈,抗結核藥物],血液疾病,腫瘤或腎臟機能不佳等引起尿酸過高所造成的痛風,這些原因去除之後尿酸值通常會回覆正常,所以應先找出痛風的原因。 而原發性痛風則沒有上述原因,並且佔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以上)好發於男性,男性與女性比率為 20:1(即女性只佔 5 %)。約 25 % 痛風患者有痛風家族史(各國報告範圍為 8-30%)。 約 20 % 痛風患者合併尿路結石(各國報告範圍為 10-25%)。
患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傾向,可能與日漸豐盛的飲食有關,宜從小養成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尤其是家族中有痛風者,應及早改變飲食習慣。
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的誘因:
啤酒,內臟,海鮮最為常見,豆類則少見。啤酒本身嘌呤含量雖然不高( 2-5mg /100ml),但它含有較多Guanosine,且酒精[乙醇]在體內會加速ATP代謝產生尿酸,其代謝產物-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腎臟排洩,故容易引起痛風發作。
簡單地說,高尿酸血癥形成的原因,就是人體內尿酸生成速率大於排放速率,而使尿酸積存在血液中。正常人體內,每天從分解的細胞或細胞活動中,代謝含嘌呤物質,生成尿酸五百毫克,從飲食中獲得一百毫克,每天進入血液中的尿酸總計約六百毫克。每天從腸道細胞直接排到腸道中約一百五十毫克,由腎臟過濾轉化混合尿液,排出體外約四百五十亳克,每天排出也是約六百毫克,如此維持一種正常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進入血液的尿酸過多或排出的過少,或者兩者都有時,血液中的尿酸就會蓄積增加,而形成高尿酸血癥。
腸道中如果宿便過多,害菌叢生,藥物毒害,都容易引致腸道細胞機能障礙衰弱,影響腸道細胞正常排出尿酸,它的影響不如飲食那般急速明顯,但長期效應常常比高嘌呤飲食影響更大。
腎臟是人體過濾血液排除廢物的主要器官,腎元是腎臟基本機能單元,一個腎臟包括約一百萬個腎元。每個腎元單位由腎小球,腎小球囊與腎小管組成。血壓迫使血液中小於○。○三微米,約為紅血球直徑的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微小物質隨同血水透析到腎小球囊,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經長長的腎小管,被選擇性地吸取回收水份,葡萄糖,鈉鉀鐵等離子,及小分子蛋白質。相對的,剩下來的尿素,尿酸,乳酸,酮體,肌肝酸等代謝廢物會與濃縮水份一同排流至集尿管,經膀胱排放體外。
基本上,腎臟裡是利用物理性薄膜滲透原理,從血液透過腎小球壁製造原尿,由腎小球中的血液與腎小球囊中的原尿,兩者間水溶液的壓力,分子濃度,離子梯度,與酸鹼差值,決定各種物質的透析量。腎臟在人體中除了與肝臟同樣負擔新陳代謝的角色外,尚須維持體內水份,電解質及酸鹼的平衡。因此乳酸,酮體,肌肝酸等酸性物質,甚至於其他分子都會與尿酸形成競爭現象,而高濃度的鈉鉀鈣等鹼離子會留滯酸性代謝物質的排放。
雖然臨床醫學統計,高尿酸血癥患者中尿酸排出不足者佔有百分之九十,然而從病理學研究,血液中尿酸過高時,會沉積在腎組織細胞與腎小球血管,造成腎機能障礙,影響尿酸排出。根據臨床統計,高尿酸血癥患者若尿酸控制不良,腎機能障礙第一年發生率約百分之三十五,第二年發生率約百分之五十五,第五年發生率約百分之七十。是故多數尿酸排出不足者,其原始原因仍極有可能是血液中尿酸過高造成。但無論如何,高尿酸血會造成腎機能障礙,腎機能障礙會使尿酸排出不足,又造成高尿酸血,如此形成互動影響惡性迴圈。
痛風管理:
痛風病人的一般處理原則,乃在控制其急性及慢性的發作,並預防痛風石的沉積,其治療是以藥物及飲食為主。
藥物治療:
非類固醇消炎藥及秋水仙素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其他的藥物則以抑制尿酸形成或促進尿酸排洩為主。使用秋水仙素可能有腹瀉的副作用,減輕藥量可使腹瀉好轉,故不用擔心。
運動:
劇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之排出量減少;運動後所產生的乳酸亦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故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的運動。
多喝水:
每天喝 3000-4000西西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洩。
避免攝取高嘌呤類食物: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乾豆類,香菇,養樂多,發酵乳,胚芽類等都是高嘌呤類食物,應儘量避免少吃,以減少尿酸的形成。 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洩,引起痛風,故應儘量避免喝酒。 如果能遵守醫師的指示服藥病注意自己的體重及飲食,將能更有效地控制痛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