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主治醫師 符宇

    痤瘡是一種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面板病,其發病率為70%~87%,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超過了哮喘和癲癇,給患者的精神、心理、情緒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和無情的折磨。


    1.痤瘡發生的病理生理學因素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符宇
    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阻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引起痤瘡的病理生理基礎是皮脂腺快速發育和皮脂過量分泌,而皮脂腺的發育是直接受雄激素支配的。進入青春期後雄激素特別是睪酮的水平快速升高,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促進皮脂腺發育,併產生大量皮脂。此外孕酮和腎上腺皮質中的脫氫表雄酮也有一定的促皮脂分泌作用。痤瘡患者的皮脂中蠟酯含量較高,亞油酸含量較低,而亞油酸含量的降低可使毛囊周圍的必需脂肪酸減少,並促進毛囊上皮的角化;毛囊皮脂腺導管的異常角化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礙易繼發細菌感染。毛囊中存在多種微生物,其中以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最為重要。痤瘡丙酸桿菌為厭氧菌,皮脂的排出受阻正好為其創造了良好的區域性厭氧環境,使得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中的三醯甘油,產生遊離脂肪酸,後者是導致痤瘡炎症性損害的主要因素。此外,痤瘡丙酸桿菌還可產生多肽類物質,趨化中性粒細胞,活化補體和使白細胞釋放各種酶類,誘發或加重炎症。除上述因素外,部分患者痤瘡的發生還與機體的免疫功能等有關,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痤瘡如聚合性痤瘡和暴發性痤瘡,免疫反應起著重要的作用。

    2.痤瘡的分級

    痤瘡分級是痤瘡治療及療效評價的重要依據。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及嚴重程度可將痤瘡分為三度4級:
    1級(輕度):僅有粉刺;
    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炎性丘疹;
    3級(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還有膿皰;
    4級(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皰外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

    3.痤瘡的治療方法

    清潔

    外用治療

    系統治療(抗生素 維甲酸 激素)

    皮損內注射

    物理治療

    外科治療(挑治、切開等

    4.中醫辨證論治對痤瘡有良好的療效

    中醫學稱為“粉刺”、“肺風粉刺”、“面皰”。早在兩千多年前,《內經》對痤瘡已有論述,《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 “汗出見溼,乃生痤弗”,“勞汗當風,寒薄為,鬱乃痤”。張介賓注: “形勞汗出,坐臥當風,寒氣薄之,液凝為,即粉刺也,若鬱而稍大,乃成小節,是名曰痤。”揭示了痤瘡的病因及發病機理。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雲: “年少氣充,面生皰瘡”。認識到發病與年齡有關,乃青春期氣盛陽旺使然。《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謂: “肺風粉刺,此症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

    病因病機可以主要概括為:風熱之邪,侵襲人體肺衛,區域性面板氣血鬱閉,風熱燻蒸而發;或過食辛辣肥甘厚味,釀溼化熱,溼熱互結,上蒸顏面而致;若溼熱久聚則可化毒生瘀,而發本病;或女子衝任不調致氣血瘀滯而發;若外感溼邪,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虛失於健運,水溼內停,溼聚成痰,痰溼凝結而致;素體血熱, 或嗜食辛辣、 助生內熱, 日久累及血分,血熱鬱滯而發。

    中醫辨證治療

    肺經蘊熱怔:為粉刺剛突起時,紅色,有疼痛和瘙癢感,另口乾舌燥,小便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象浮數.治療以清肺涼血為主,常用的方劑是枇粑清肺飲,主要藥物有:枇粑葉、桑白皮、知母、黃芩、銀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脾胃溼熱證:痤瘡連續間歇性出現,擠壓出現黃白色米粒大小脂栓,再擠出現膿液,面板出油較多,伴口臭口苦,食慾不振,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以清利溼熱為主,藥方為芩連平胃散,主要為黃連、黃芩、白朮、厚朴、蛇舌草、茵陳、六一散、生甘草等。

    血瘀痰凝證:痤瘡持續時間比較長,質地較硬,持續不消,觸之有痛感,或是嚴重的橘皮臉,女性月經量少、痛經,或出現經期痤瘡加重者,舌暗苔薄,脈澀;以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為主,常用方劑是大黃蟄蟲散,藥物為大黃、蟄蟲、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紅花、益母草、陳皮、白朮、生甘草等。

    5.痤瘡的生活指導

    起居:儘可能規律

    飲食:少食辛辣、油膩食品

    區域性清洗:認真洗臉,每次須用香皂或洗面乳,每日洗2-3次

    護膚品:水性為主,不應使用油膏類護膚品

    注意:忌擠壓炎性丘疹、結節和囊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