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時候,天氣比較悶熱潮溼,特別適合真菌的生長,因此腳癬(俗稱“腳氣”)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如果不積極採取治療措施,通過抓撓,極易引發身體其它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癬、體癬、頭癬等;久治不愈還會導致甲癬(俗稱“灰指甲”),嚴重的還會引發丹毒等系統感染。在這裡簡單介紹下腳氣的治療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醫學上“足癬”最常見的分為三型:
1、角化脫屑型:表現為足跖乾燥脫屑,逐漸擴大,冬季加重可形成足跟部皸裂,夏季可能減輕。
2、水皰型:主要表現為足部側緣的成堆或散在分佈的水皰,皰壁厚,可有癢感,夏季多見,水皰多自行乾涸,繼發脫屑,如處理不當可繼發細菌感染,形成化膿性皮疹,患者感覺疼痛。
3、趾間糜爛型:也比較常見,而且常常為足癬的首發表現,表現為足趾間面板浸漬發白,繼而剝脫,自覺瘙癢,常常導致搔抓,使表皮剝脫,露出其下新鮮嫩薄面板,一般夏重冬輕,足汗較多者,冬季也可以發生。長期不愈的趾間糜爛往往會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形成丹毒,是下肢丹毒的常見病因。
以上三型中醫上均可用中藥煎湯浸泡。基本方如下:
藿香30g、大黃30g、黃精30g、百部30g 、苦蔘30g、地膚子30g,水皰型的可在上藥熬好後衝入白礬10g;角化脫屑型可在基本方基礎上加用桃仁30g(打碎)、桑枝20g。每次浸泡15-20分鐘,如果有空的化可一天浸泡兩次。在浸泡後可外用藥膏美克(聯苯苄唑霜)或者蘭美抒(鹽酸特比萘酚)。
此病治療貴在堅持,只要大家能堅持治療兩週以上,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腳氣治癒後,務必切斷真菌的感染源。徹底對使用過的鞋襪等物品進行消毒,勤換襪子,不要與其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尤其在公共場所,要特別注意個人的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