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纖維是指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一些不能為人體消化酶所分解的物質,它雖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卻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必需的物質,營養學上統稱為膳食纖維,國際營養學界已把它看作繼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之後的第七營養素。
膳食纖維按溶解度分類可分為:
1、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是指植物細胞的儲存物質和分泌物、微生物多糖及合成多糖。
2、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是指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它們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廣泛存在於穀類和豆類種子外皮及植物的莖葉中,有吸收水分的特性。
膳食纖維具有多種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在維護機體健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有:
1、完善胃腸功能:水溶性維生素經結腸細菌酵解後可產生短鏈脂肪酸,從而提供結腸粘膜所需能量的百分之七十,並可調解神經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刺激消化酶的分泌等,此外,還可以直接擴張血管促進結腸血液迴圈。
2、平衡腸道菌群:腸道內正常菌群彼此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為腸內菌群提供理想的繁殖場所,使腸內細菌在數量上得以增加,但當腸內細菌繁殖過度時,膳食纖維則可以通過促進腸蠕動而加速其排出,由此維持了腸內細菌的動態平衡。此外膳食纖維也參與維持腸粘膜的完整性,可防止腸內細菌透過腸壁向腸外移動而致病,從而有效保護人體。
3、防止便祕,降低血漿膽固醇:便祕的原因十分複雜,除外胃腸道疾病,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飲食中缺乏必需的膳食纖維即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在腸道內吸收水分後充分膨脹人,使大便的體積增大變軟,並能刺激腸壁,從而促進腸壁的有效蠕動,使大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縮短,使腸內容物迅速通過腸道而排出體外,減少了大便中有害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或有害代謝產物與腸壁的接觸時間,另外,食物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吸收膽汁酸,增加它們在大便中的含量,使通過肝腸迴圈回收的膽鹽減少,肝臟需利用更多的膽固醇合成新的膽汁酸,所以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不但可以預防便祕,而且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水平。
4、清除體內毒素,排除體內廢物:腸道內細菌產生的各種酶可分解食物殘渣,產生一些有毒的物質,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長期便祕則可使大量有毒物質在人體內積蓄時間過長,從而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出現一定的症狀,如口苦、口臭,噁心,腹痛、腹脹等不適。膳食纖維可將各種毒素吸附、稀釋、包裹,同時促使有毒物質迅速排出體外。
5、預防大腸癌:人體腸道內常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有些是內源性的,如大腸內細菌產生的亞硝酸鹽,膽汁酸代謝產生石膽酸等;有些是外源性的,隨飲、食進入人體,如烤炙或油炸食品產生的雜環類化合物等。如果致癌物質長期積聚於腸道,就會大大增加致癌機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吸收水分,稀釋致癌物質,並使腸道中的糞便變軟,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由此減少了致癌物質與腸壁接觸的機會,因而能有效的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膳食纖維一方面有益於人體健康,另一方面若攝入過多則影響人體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營養學家對膳食纖維的每日攝入量有所規定。世界上各國的營養學家對膳食纖維的每日攝入量標準不一樣,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入25-35g;英國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量為25-30g;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頒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為每人每日30.2g。對於2-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由於生長髮育的需要,對膳食纖維的需求相對要少一些,其適宜攝入量為年齡加上5g,營養學會的專家們認為這樣有利於他們保持大便通暢,有助於預防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