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心肌喪失了正常有規律的舒縮活動,代之以快速而不協調的微弱蠕動,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縮。我國65歲以上老人房顫患病率為6-10%。鄭州心血管病醫院袁義強教授介紹說,房顫時由於心房沒有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導致腦卒中。
研究表明,與正常人相比,房顫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增加5倍。他指出,房顫的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風險倍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但公眾對房顫的危害和防治知識嚴重不足,還存在很多誤區。比如,房顫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栓塞,特別是腦栓塞(中風),這是房顫患者最直接的死亡原因。
而服用抗凝藥物是降低房顫患者死亡的最有效措施,但很多患者由於擔心藥物的出血風險,不願意使用抗凝藥物;有些患者常常由於沒有症狀,就誤以為房顫沒有危害或危害小。這些誤區,只有依靠健康教育,向社會轉播,才可能改善患者的健康。我國公眾對房顫的危害和防治知識嚴重不足。國內外指南均建議,房顫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療以降低死亡率,但相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接受抗凝治療的房顫患者不足10%。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幾點:
危害1:心房內血液液滯易形成血栓,脫落導致腦栓塞;
危害2:房顫頻繁發作可導致心房擴大;
危害3:頻繁發作房顫患者出現心慌、頭昏甚至暈厥的現象;
危害4:快速房顫可引起患者出現嚴重的心力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可致死亡;
危害5:房顫可導致患者的心臟功能和儲備功能下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