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房顫)患者的主要併發症是腦卒中,房顫合併腦卒中:治療決策是關鍵,高危患者可應用藥物、電覆律或導管消融轉復竇律,還需長期華法林和新型抗凝藥物的有效抗凝。
微創外科治療高危患者的又一安全選擇外科迷宮Ⅲ型術式是治療房顫的金標準,長期治癒率達90%,但因其難度和創傷大,主要應用於瓣膜外科術中對房顫的附加治療。近年來,微創外科術的適應證包括了左心房血栓、血栓栓塞病史以及抗栓藥物治療禁忌證的房顫患者。
2014年《ACC/AHA/ESC房顫治療指南》指出,包括胸腔鏡在內的微創外科術,可能成為更多房顫患者的治療選擇,主要步驟是雙側肺靜脈隔離、左房環肺靜脈線性消融、心外膜部分去神經化以及左心耳切除。優點是損傷小,操作快速準確,併發症少,療效好。
國際上以陣發性房顫為主要治療物件,包括部分永久性房顫,6個月總體治癒率達91.3%,手術時間通常為2~4h,平均住院時間為3d。微創外科手術治療房顫的適應證不但包括了陣發性和孤立性房顫、導管消融術後房顫復發、藥物無效或不能耐受、左室射血分數(LVEF)<30%的房顫患者,而且也包括了左心房血栓、既往血栓栓塞病史(腦卒中或TIA)以及抗栓藥物治療禁忌證的房顫患者。
房顫患者發生急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血壓控制不佳者需降壓治療。影像提示無腦出血者,發病2周後予抗凝治療;若有腦出血則不予抗凝治療。房顫患者發生急性TIA,且無明顯高血壓,影像提示無腦梗死或腦出血,應儘早予抗凝治療。
房顫伴腦卒中患者,導管消融能進一步降低再腦卒中風險。CHA2DS2VASc評分≥2,腦卒中的危險分層為高危者,藥物、電覆律或導管消融實現竇性心律,無論其是否維持竇性心律,均應長期華法林抗凝,INR值維持在2.0~3.0。如患者INR值維持在2.0~3.0有效範圍,仍再發腦卒中,可考慮增加華法林劑量,使INR值維持3.0~3.5。部分患者不能長期應用華法林抗凝,可考慮左心耳封堵術,有效降低腦卒中風險,但圍手術期併發症較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