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趙治偉

  橈神經卡壓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因橈神經走行的解剖結構特性,在外力壓迫、損傷、腫瘤、瘢痕等作用下,極易發生。

  一、上臂橈神經受壓常見有三個部位:

  第一個部位是腋臂角處:在該部位橈神經正好位於肱骨頸和肱骨幹上端的內側。休息時將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發生,或不適當地應用柺杖行走,將體重全部經腋部壓在柺杖的橫杆上,很容易發生橈神經受壓而損傷。

  第二個部位是在上臂的外側,橈神經溝部:橈神經從後轉向外側部位,在此段橈神經位於肱骨外側緊貼肱骨,當側臥時將同側上肢壓在身下很容易損傷橈神經,作者幾乎每年都要診斷7至8位這樣的患者。特別在週末吃醉酒後側身臥位,將手臂壓在身下大睡,醒後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西方人將之稱為“週末綜合徵”,幸好,這種綜合徵常常在2-4周內自行恢復。

  第三個部位是橈神經在穿出外側肌間隔的部位:該部位位於肱骨外上髁約10cm處,在該處橈神經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也就是在此處橈神經相對固定,而且是處於一個腱性組織環中,容易遭受卡壓,特別是在上肢劇烈活動後容易損傷該神經。

  該病有自行恢復的趨勢。臨床上觀察2-3月如仍不恢復,可考慮手術治療。

  另外,肱骨幹骨折內固定術後的骨笳生長及周圍軟組織的瘢痕癒合也可引起橈神經卡壓。

  診斷要點:病史、臨床體檢、肌電圖。

  二、肘部橈神經卡壓

  肘部關節脫位、骨折、血腫、腫瘤等也易引起肘部橈神經卡壓。

橈神經位於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之間繼續下行,至肱骨外上髁上方約3-5cm處發出支配肱橈肌和橈側伸腕長肌肌支。在解剖研究中發現,有20%的屍體橈神經在這個水平發出支配肱肌的肌支,接著橈神經便分叉。分成橈神經感覺支(橈神經淺支)和橈神經運動支(深支)即骨間後神經,支配橈側伸腕短肌的肌支可從橈神經主幹發出,亦可能從橈神經淺支發出。

  診斷要點

橈神經肘上損傷時發生垂腕、垂拇畸形,肘下損傷則肱橈肌、橈側腕長伸肌功能正常。並且,關於橈神經淺支是感覺神經的觀點也有分歧。

  三、橈神經深支-骨間後神經卡壓

  所謂旋後肌管即橈神經深支(骨間後神經)穿過旋後肌的一個肌性間隙,此處的旋後肌纖維從橈側近端向尺側遠端排列,而神經周圍的肌纖維呈半環狀包繞神經。

  這個弓,可能造成骨間後神經在此處卡壓。可能和反覆的前臂腕部的活動有關。而橈側伸腕短肌的起始處,常有一鐮狀纖維腱性邊緣,它能夠在骨間背神經進入Frohse弓前壓迫該神經,也可能在Frohse弓淺層,加重該弓對骨間背神經的壓迫。

  骨間後神經穿過旋後肌管後,便象馬尾一樣分成多支,分為深淺兩部分肌支,淺層肌支支配尺側腕伸肌,伸指總肌,及小指固有伸肌。而深層的肌支先後發出拇長展肌,拇長伸肌,拇短伸肌及食指固有伸肌,骨間背神經在發出最後一支肌支後,即為終末支,終末支緊貼骨間膜行走,在第四伸肌鞘的最橈側和最深層行走,跨過橈腕關節在舟-月關節囊背側,頭-月關節囊處,稍稍膨大,並向兩側,深層及遠端發出多支細支,消失在這些纖維組織之中。

  在第四伸肌鞘中骨間背神經的終末支有一層筋膜組織覆蓋,不加分離常常看不出該神經。可以用骨間背神經封閉來判斷腕關節疾病是不是由於終末支受到刺激,也可以用腕部骨間背神經切斷來治療腕關節疼。

  四、前臂橈神經淺支卡壓

  實質上橈神經淺支在前臂的卡壓並不少見,只要臨床上經常想到該病人的可能性,對手麻肌萎的病人,常規作感覺功能的檢查,常常可發現該病的存在。應該引起重視的是,橈神經淺支在手腕背側及掌背側有多根支配深部組織的感覺支。同樣可引起腕部的脹痛和不適。

  解剖要點

  橈神經淺支從橈神經主幹分出後,一直位於肱橈肌深層下行,該神經在前臂的中下1/3交界處從橈側腕長伸肌和肱橈肌的肌腱肌腹交界處的銳性腱隙之間,從筋膜深層穿到皮下。在該神經穿出部位的兩肌腱背筋膜組織緊緊包繞在一起。

  診斷要點

  當前臂旋前時,橈側伸腕長肌向肱橈肌腱靠攏,甚至跨到肱橈肌肌腱的淺層,這就使位於兩腱之間的橈神經淺支容易受到擠壓,或加重了原有的壓迫,特別同時腕關節還掌屈時拉緊的橈神經淺支,再受到擠壓,可能產生更嚴重的症狀。而當腕關節橈偏或背伸時,橈神經淺支是鬆弛的,而尺偏時又被拉緊。當手拿榔頭反覆敲東西,橈神經淺支則反覆受到牽拉,如從事這樣的職業,就容易患橈神經淺支綜合徵。

  當懷疑該綜合徵時,令病人屈腕握拳、尺偏、旋前可誘發手背麻痛。橈神經淺支不僅僅支配拇指背、虎口,食指和中指和部分環指近側指間關節平面的感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