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與頸椎症狀正相關:頸源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降與頸椎疾病發作同步,形影不離。當病人頸椎病發作時往往出現頸項疼痛、僵硬、頭痛、頭暈等頸椎病症狀,這時的血壓升高;頭頸部症狀緩解後,血壓亦隨之下降。這是頸椎病性高血壓的重要特點,在發病早期尤為明顯,隨著病程的延長,此現象逐步減低。這是因為高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脫位程度有關,在一定程度上,骨質增生或前縱韌帶骨化增強了脊柱的穩定性。減輕了機體異常增生物對於區域性神經血管的影響。而原發性高血壓的症狀與頸椎病症狀無關。
2、對降壓藥的干預:二者對活血化瘀藥、擴血管藥均有效。原發性對降壓藥物治療效果好,而繼發的頸椎病性高血壓對於降壓藥多不敏感。而對頸椎病的冶療,效果顯著,特別是頸椎牽引、手法等治療效果顯著。隨著頸椎病情況的改善,血壓基本趨於穩定。在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觀察中,在牽引、手法治療頸椎病後,患者血壓可下降20-30mmHg,治療間歇期血壓又會有所升高。
3、症狀特點及積極排除:各種形式的高血壓和頸椎病在病程的發生發展中,都可能出現血壓波動、頭昏腦脹、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等症狀。所以對於高血壓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尤其是家庭中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症狀發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者,要考慮先照頸椎X線片或頸椎CT掃描或磁共振MRI,排除繼發於頸椎病的頸椎病性高血壓。
4、血壓特點: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多出現血壓波動較大,脈壓差較小,藥物控制後血壓降低,停藥後血壓升高明顯,或一段時間低血壓、一段時間高血壓,或一段時間血壓波動不穩。故凡頸椎病患者,如出現低血壓或血壓不穩,應想到變高血壓的可能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