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遇到足扭傷的病人,如果沒有骨折,經過醫療處理和適當休息,多可治癒。而有的病人則經常會出現足部疼痛。輾轉外科、骨科、康復理療科等多個科室,按足部扭傷治療療效不佳,主要原因是診斷錯誤。其實,這個病可能就是跗骨竇綜合徵。本人數年來,先後經治了幾十個類似患者,均確診為跗骨竇綜合徵,經射頻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射頻熱凝去神經術治療跗骨竇綜合徵亦稱跗骨竇炎,是由跗骨竇的病變所引起的跗骨竇區腫脹、疼痛、足及小腿部感覺異常等為主要特徵的綜合徵。
1、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
本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齡16~45歲,平均23歲。病程3月~2年。全部病例均經CR和/或MRI確診,且臨床症狀、體徵與影像學檢查相符合。發病部位左側10例,右側14例,雙側2例。有明顯足部外傷史者24例,其他2例。
臨床表現
跗骨竇區腫脹飽滿,疼痛不適,行走無力,足及小腿後區發涼,痛麻等,足旋後或內收時加重。行走時區域性疼痛,尤其在不平的路面顯著。大部分患者伴有打軟症狀,但無機械性不穩。
體徵
(1)壓痛:跗骨竇區有銳性壓痛。
(2)踝被動內翻痛:踝關節做被動內翻或旋後檢查時,跗骨竇部疼痛。
(3)抽屜試驗和內翻試驗:無踝關節不穩定。
輔助檢查
(1)X線:包括踝關節前後位、側位,一般無異常發現。
(2)MRI:可顯示跗骨竇韌帶部分斷裂、軟組織水腫。並可除外踝關節、距下關節骨軟骨損傷,以及踝關節外側副韌帶陳舊損傷等。
診斷及鑑別診斷
(1)踝關節外側副韌帶陳舊損傷:症狀以不穩為主,壓痛點在距腓前韌帶或跟腓韌帶處,抽屜試驗和內翻試驗發現踝關節穩定性差,MRI可顯示韌帶陳舊損傷。
(2)距下關節損傷:CR或MRI有距下關節骨軟骨損傷徵象。
(3)診斷性封閉:跗骨竇區域性注射2%利多卡因2ml,如果疼痛消失,可確診為跗骨竇綜合徵。
治療
術前常規檢查血、尿、心電圖、凝血功能等,準備射頻疼痛治療儀(西安唐城XJ―03型),常規消毒鋪無菌巾,區域性麻醉後,取0.9x12cm射頻穿刺針,自竇口3點處進針2~3cm,設定刺激引數為0.5v_50Hz,2v_2Hz,行方波刺激,當誘發出疼痛反應後,分別行70°~30″、80°~30″、90°~180″射頻熱凝去神經術。同法行6、9、12點竇口穿刺和射頻熱凝去神經術。
2、結果
(1)共治療26例患者,穿刺28個跗骨竇,術中定位準確,穿刺成功率100%。無神經、血管損傷等併發症發生。
(2)療效評定:
治癒:
跗骨竇口無壓痛,站立行走時無酸脹疼痛,無異常感覺。好轉:跗骨竇口壓痛減輕,站立行走時仍有酸脹疼痛,異常感覺減少。無效:症狀未改善[2]。所有病人均在門診一次性治療,並以電話、來院複診等形式隨訪療效。共隨訪患者23例,在治療後1月、3月其優、良例數分別為:1月時優20(86.9%)、良(13.1%);3月時優19(82.6%)、良4(17.4%)。優良率100%。
3、討論
跗骨竇綜合症由O’Connor於1957年首先提出,其典型表現是踝外側和跗骨竇部有慢性疼痛,多數有外傷史。跗骨竇是位於距骨頸和跟骨前上側之間、由後內向前外走行的錐形空腔。其內側為漏斗形的跗骨竇管,跗骨竇管的後方緊接載距突。跗骨竇是跟距後關節與前、中關節的分界,其中的主要結構包括脂肪墊、小血管、關節囊、神經末梢、滑囊和韌帶(跟距骨間韌帶、頸韌帶、以及伸肌下支援帶的內側、中間和外側根)。
跗骨竇綜合徵最常見病因為外傷,約70%的患者有踝關節外傷(內翻傷)史。跗骨竇中的韌帶結構具有限制距下關節過度內翻的作用。足旋後損傷時,跟腓韌帶首先斷裂,然後是頸韌帶、跟距骨間韌帶。肌腱韌帶損傷及關節創傷後纖維化是造成跗骨竇綜合症的主要原因。其他,約30%的患者無外傷史,而與足部畸形、痛風性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有關,足部腫瘤也可能引起跗骨竇綜合徵,另外也有醫源性跗骨竇綜合徵的病例報道。
射頻治療技術是通過特定穿刺針精確輸出超高頻無線電波,使區域性組織產生區域性高溫,起到熱凝固或切割作用,從而治療疾病的技術,因此被稱為射頻熱凝或射頻消融術。用於疼痛治療的射頻儀,具有神經刺激功能,可發現和準確定位感覺和運動神經,用射頻電流阻斷或改變神經傳導,可達到解除疼痛目的。這種物理性神經熱凝技術能極好地控制熱凝灶的溫度及範圍,治療後能減輕或消除疼痛而保持本體感覺、觸覺和運動功能。
跗骨竇綜合徵的治療包括超聲波理療、水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區域性封閉。向跗骨竇內注射2%利多卡因2ml和強的鬆龍1ml的混合物,有效率約50~70%。作者應用射頻熱凝去神經術治療跗骨竇綜合徵,不但明顯提高了療效,而且無一例併發症發生,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